道:“我听闻你族中男女无有不读诗书者,想必明岁你家大公子定然能考中秀才。”
“承您吉言了。”李夫人笑着又道:“我家那三子,原本这次是要将他带了来的,只是不巧,他下船时吹了风,略受了凉,我便让他在家里歇着了,改日待他好了,我必带了他来给太夫人瞧一瞧。”
“可请了郎中瞧过?”
“看了,郎中开了药,说吃几副药就好了。”
“那就好,改日你来时定要记得将你家的哥儿带来,让他同我家的这几个小子一处玩儿。”
李夫人笑着应了。
说完了家里的男孩子,贾母双眼往李夫人身边的女孩儿看了看,笑道:“这必是你家的女孩儿了,生得这般秀气可人儿,叫我老婆子一见了心里就爱得紧呢。”
李夫人脸上露出笑意,将手边的女孩儿轻轻推了推:“太夫人好眼力,这正是我家的长女,乳名唤作幼织。幼织,来,还不快见过太夫人?”
那被唤作‘幼织’的女孩儿上前几步:“幼织见过太夫人,请太夫人安。”
她的声音细细嫩嫩的,像早春的黄莺儿。
贾珠仍没有看她,垂着眼,很是规矩守礼。
——这时代的男女可不同于前世,男女大防很严格很重要的。
而他和这名唤‘幼织’的女孩儿虽然年纪尚小,但为了守规矩,也为了不让人家觉得失礼,贾珠很谨慎的选择了:管她几岁,便是不足七岁,他也守规矩,守规矩总没人能说他是错的了罢?
“好好好。”贾母笑呵呵地携了她手,问几岁啦,在家玩什么,吃什么之类的话。
幼织一板一眼地回答,声音娇嫩、清脆,让人听着不觉对她心生怜爱。
站在贾母身后的鸳鸯早有眼色地悄悄退下去备了表礼。
贾母眼见鸳鸯回来了,便朝鸳鸯招手,又对女孩儿笑道:“这是给你的见面礼。”
幼织回头看了一眼自家母亲,见她点头,方有模有样地行礼道谢:“谢太夫人。”
她的乳母便上前一步接了鸳鸯手中的盒子。
贾母又逗了她两句方才放她回李夫人身边,朝李夫人笑道:“你家的女孩子养的甚好。我家也有个女孩儿,就是你才见过的元春,今儿她身子不大爽利,改日你再来,带了幼织,让她小姑娘俩个顽儿去,也有个伴儿。”
李夫人笑着应了:“好,太夫人这话我记下了,下回定带了这丫头过来。”
她说着摸摸女儿细软的头发,又指着贾珠道:“幼织,这是贾家哥哥。这位小哥哥大你一岁,还不快见过哥哥?”
然后她又朝贾珠道:“小哥儿,这是我家长女,小名幼织,今年四岁,小你一岁,你唤妹妹就是了。”
贾珠这才朝她手边的女孩儿看。
那名唤‘幼织’的小女孩儿今年方四岁,生得眉清目秀,很是娴雅安静的模样,见到贾珠正朝她看,清秀的脸儿微微红着很是腼腆害羞的样子,然后她眨了眨眼睛,鼓起勇气大着胆子朝贾珠露出一个斯文秀气的笑容,轻声细语道:“幼织见过哥哥,哥哥好。”
贾珠瞧在眼里,觉得这小姑娘虽然有些腼腆害羞,但真是好文雅秀气,瞧着就一股子闺秀书卷气,一张秀丽的小脸儿上露出怯生生的秀气模样看着倒还挺招人喜欢的。
贾珠回以她笑容,尽量轻声细语不吓到她:“妹妹好。”
李夫人笑着看着这两个小人儿,看着看着,她突觉这两个小人儿站在一处竟说不出的好看,贾家的小哥儿仙童似的,自家女儿亦生得白嫩秀丽,所谓‘金童玉女’也莫不如是了。
想到此,李夫人心头一动,但瞧着他俩都年岁尚幼,又暗道自己操心太早,遂放下心头一闪而过的念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