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心里极不甘愿,荣禧堂乃是整个荣国府中路正房,这种处于一府最中路的正房向来是府里掌家的嫡长房所住,如今他们大房夫妻尚未住进去,老太太却叫二房夫妻住进去,真是欺人太甚!
可是……
张氏纵然心里极不甘愿,但一来她家老爷(贾赦)确如老太太所说,不仅身在金陵,还得在金陵为去了的国公爷(贾代善)守孝三年,三年后才能回来。
府里成年男性主子只剩下小叔子(贾政),待人接客这等外务不交给小叔子交给谁来打理呢?
二来她自个儿身子不中用,如今还吃着药呢,便是今儿个来荣禧堂也是强撑着病体来的,只这么会儿身子便已经吃不消了,后背衣裳早已经被层层虚汗浸湿。
以她这般的身子,真若从王氏手里接过管家权来,家务冗杂,费心费神,只怕没几日府里便要为她准备后事了。
心念电转,虽然心里想了很多,但都只不过是短短一瞬间的事,迎上贾母投过来询问意味的目光,张氏只得扯出一个笑来,附和说一句老太□□排的极好。
于是,一切尘埃落定,贾政夫妻由原先所住的院落搬到荣禧堂,王夫人主内,贾政主外,一时间,荣国府里里外外便都由二房贾政夫妻管理了。
……
贾珠前不久受了凉,林海给他放了假,他在床上躺了几日已是大好了,今儿起身时觉得身上惫懒,正准备往花园中转转,松散松散骨头,正在这时,有丫鬟匆匆寻来:“珠大爷,老爷叫您呢。”
“什么事?”
“有位李老爷,正同咱们老爷在外书房说话呢,老爷让叫您过去见见。”
“知道了,我这就去。”
贾珠遂一路往外书房而去,他老爷(父亲贾政)和太太(母亲王夫人)如今已经搬入荣禧堂了,荣禧堂的外书房就是贾政在用了。
贾珠原就是随贾母住在荣禧堂的,前些日子贾母从荣禧堂搬出,搬到了府里最西侧的荣庆堂,因贾珠尚在病中便没一起搬,只带走了贾琏和贾元春,因而贾珠如今是和贾政、王夫人一起住在荣禧堂的。
(PS:贾政的书房有两处,一处是外书房,一处是内书房梦坡斋,梦坡斋位于内院,后面就是贾政的妻妾王夫人等的院落。)
才刚进了书房,就见到里面除了父亲贾政外还有一位年约三十七八的中年男子,贾珠了然,这多半就是丫鬟口中的“李老爷”了。
“儿子见过老爷,请老爷安。”
“起来罢。”贾政摆摆手示意他起来,转头朝那中年男子道:“世兄,这就是我那长子贾珠,小名唤作玉童的。”
接着,贾政又朝贾珠道:“这位是咱们家多年的旧友,你要叫李世伯。”
贾珠闻言便立即上前拜道:“小子贾珠见过李世伯,李世伯安。”
“贤侄快起。”
自贾珠方一进来,李守中见他眉目清秀,举止文雅,便心内赞道:“存周兄养了个好儿子啊。”
“几岁了?可曾启蒙?”
对于这样的开场白,贾珠表示:习惯了就好了——这两年来,每个来家里拜访的客人在见到他时都会这么问。
他答道:“回世伯,小子五岁了,去岁启蒙。”
“在读什么书?”
“四书……”
“四书?”李守中才听贾珠说了‘四书’二字便因大吃一惊而打断了他的话,连声问道:“你不是才五岁么?怎么就读四书了?三百千都学完了?”
贾珠回道:“是,去岁已读完三百千。”
“去岁启蒙去岁就已学完三百千?”李守中很是惊讶,想起先前问他说在读四书,又忙问道:“那你如今在读四书中的哪一本书?是《大学》?还是《论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