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赵氏有孕(第1/3页)  清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江南苏绣大家—卫绣娘,杨州人氏,与赵氏乃是同乡,卫姓并不是她本姓,而是她的夫姓,她因不放心儿子一个人进京赶考,便跟着一起进京。

    听说卫绣娘的亡夫是位寒门举子,很不幸在进京赶考的途中被一场风寒夺了性命。

    那时卫绣娘与亡夫唯一的儿子只有两岁,卫家族人想要霸占她们家产,差点把她们孤儿寡母赶出卫家。

    好在卫绣娘以死相搏,并立下重誓,永不二嫁,才得以留在卫家,但家产也都被族人瓜分光了。

    后来卫绣娘只得靠买绣活维持生活,好在她有一手好绣活,买她的绣件的人越来越多,名声也跟着大了以后,慢慢有大户人家请她去府里教女儿女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成为江南苏绣大家。

    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不然,在大木国,还是很欣赏有才华的女子的,但才华与女红相比也只能算是一种才艺,于普通女子而言,你可以没有才华,甚至目不识丁,但女红却是必须要会点儿的。

    因此像卫绣娘这样的苏绣大家是很吃香,且也是很难请到的。

    由此也可以猜到赵氏也是费了些功夫才能请到卫绣娘的。

    这也是为什么老太太听说赵氏请了卫绣娘来府里教姑娘们女红时,老太太会说:”陆瑾恒娶了个好媳妇儿。“

    张氏听说是赵氏请来的卫绣娘,觉得自己作为大房,不能什么事都由二房来做主,便主动包揽了卫绣娘在陆府的衣食住行,并且在经过卫绣娘的同意后,把上课场地也选在了东府。

    陆瑜恒迄今为止只有一妻一妾,因此东府的空置院落比较多。

    张氏让人把紧挨着正房的一个空置院落给收拾出来,改名为婉绣阁,暗含几个女孩名字,专门给她们学习女工。

    第一天上课,姐妹几个都早早就到了,不管平时教养多好,到底都还是孩子,身边也没有个长辈,几个女孩一见面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

    当卫绣娘出现在门口时,屋里瞬间安静下来,清婉突然有种回到以前读书上课时的场景了,她没想到时隔多年,来的这个陌生的国度,竟然还能见到这样的场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开心。

    卫绣娘进屋后先自我介绍了一番,后又让几个姑娘一一自我介绍,然后才开始正式上课。

    果然,老师这个行业不是谁都能胜任的,要说何姨娘的针线活与卫绣娘的也差不了多少,可在教徒授业这方面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卫绣娘的第一节课是让大家各自绣一件作品,根据此作品了解下大家都学到那个进度,然后她在针对每个人的绣品进行一对一指导。

    果然人的能力是有大小,两节课下来,静婉绣了一朵牡丹,妙婉与柔婉只各绣了一片花瓣,而清婉连个花蕊都没绣好。

    卫绣娘看了静婉的牡丹,很有耐心地教静婉如何把图案绣的更加逼真、灵活;又看了柔婉与妙婉绣的花瓣,教她们先别急着绣花,而是先从简单的直线、方形、圆形绣起,然后再把针脚走的更密更好看。

    当卫绣娘看到清婉面前绢布上绣的一团线团时,她意味深长的看了清婉一眼,然后让她先从最简单的针法练起。

    清婉看看自己的作品,也觉得无地自容,连她自己都看不出自己绣的是什么。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她呀!何姨娘每次都是直接拿一个花样,或是一件绣品,然后让她照着上面的图案绣就好了。为此,清婉在心里无数次呐喊:如果照着图案能绣好还需要老师吗?好在上天听到了她的呼喊,派了卫绣娘来教她。

    陆府的几个女孩虽是姐妹,但她们都是来自不同的生产厂家,因此她们和□□大部分独生子女一般,只是同住在一个大院里,平时各回各除了请安或是串门,其它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各回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