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是窗外昏暗的天色,与窗内线条柔软的侧脸。
饱满光洁的额头,毛流清晰的眉,挺拔的鼻梁,半垂的睫毛密密掩住瞳孔,皮肤在光与影的变换中显出一种奇特的质感。
然而总觉得缺了些什么,那嘴唇本该是最秾艳的一笔赤红,像是东门开得云蒸霞蔚的桃花,鲜妍自信地要做整个春天的主角。
如今却是黯淡的,像经了雨急风骤,惊慌失色。
“你可是……沉疴在身……”喑哑得可怕的女声,却唤起他无尽的惊喜。
“你……醒了!”
她张张嘴,喉咙里升起一阵干裂的灼痛。韩非会意,端过温热的水,悉心地喂给她。
待灼痛稍歇,她长长呼出一口气。韩非见状要从榻边起身放水盏,却突然被她拉住了手。
“可是沉疴在身?”声音有些小,却透着出乎寻常的坚定。
韩非看着她,半张脸被干净的白布缠着,脸色憔悴,嘴唇干裂,看起来狼狈无比。
可她眼中却有灼灼的光。
他暗暗叹气,抬手整理好她额间的碎发,沉声道:“你先好好休息,我需要想一想……如何同你说。”
她放开手,点点头。
却没有给他太多的思考时间。
用了饭吃过药,她就挣扎着跳下床。活动了下躺得酥软的四肢,泡了个药浴缓解肌肉的酸痛,便顶着窗外的小雪敲响了韩非的门。
风雪声中,半张脸裹着白布的少女撑着簦站在门外,静静看着他。
她很在意这个答案。
他关上门,领着她坐在棉垫上,嘱咐她不必拘礼,按自己舒服的姿势就行,自己却端然正坐在她对面。
她有心不失礼数,却实在没有力气,微微前倾身子,手放在案上借力。
韩非开口:“我实则……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甚至是年龄。”
宁昭同睁大双眼。
“宗谱上载,我当是釐王幼子,生于釐王二十三年,同年釐王逝世。我求学稷下那一年是桓惠王二十四年,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真正的同龄人。而后我发现,我和那些明面上和我同岁的人,相差极大。”韩非的语气很平静,视线落在她的眉间。
“此前,您不曾与同辈人接触?”
“记事起到求学稷下那一年,我都被禁足在韩宫最偏僻的角落,见到的人只有每日送饭的一名老妪,以及限制我不得外出的几名禁军。”
宁昭同心头一颤:“多少年?”
“我也不知道,”见她神色哀戚,韩非安抚地轻笑一声,“也不是那么难熬,院中藏书万卷,我并不寂寞。”
她将手无意识地捏成了拳头,指甲扎得掌心生疼。
一个懵懂的孩子,不曾有人启蒙,万卷藏书又有何益呢?
仿佛是知她所想,韩非道:“奈何无人启蒙,万卷藏书在手我却一点看不明白。幸而,申萌偶然知晓我的存在,便时常来寻我,且我翻出一套传是孔丘编撰用于蒙学的绢帛,其上书画栩栩,我颇感新鲜,又无他事,故而学得很快。”
“这……”她不知道该怎么说,“申萌?”
“棠溪公的嫡长孙,简长太后颇喜爱他,故而幼时长居宫禁,也因此他才会发现我。”谈到这里,韩非神情有些黯然,“申萌怜我境遇,却也知分寸,只偶尔悄悄来探望我,送些外物,也教我习字。有他帮忙,我很快学完绢本,便可以读很多书了。”
宁昭同觉得申萌这个名字有种异样的熟悉,一时却想不起来。
“大约我也由此开智,开始疑惑自己的境地。”
韩非揉了揉眉心,想起了那一方逼仄的天空。
“您开始尝试着出逃吗?”她问得小心翼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