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道之事甚为隐秘,靖王府除了萧景琰只有列战英知道,但这一天禁军大统领蒙挚来访,他竟然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他竟是特意来寻找的!
“我蒙挚愿意鼎力相助!”
萧景琰问明缘由,没想到满朝文武,蒙挚是第一个投靠自己的人!但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有激动更有疑惑。事关重大,送走蒙挚后,萧景琰独自坐在书房仔细回顾了一番。
蒙挚先前在赤焰军,教过他和林殊骑射,林殊向来敬仰本领高强的人,私下里与蒙挚关系不错。后来祁王看中蒙挚是个人才,把他调到禁军,在祁王的关照之下,蒙挚的武功突飞猛进,当时林殊便说他终有一天会排上高上榜,果不其然。赤焰案之后,有一年蒙挚在禁军比武中脱颖而出,获得陛下青睐,逐步高升,前两年他登上琅琊高手榜榜眼之位,也因其忠心成为了禁军大统领。
当年,萧景琰东海练兵,回京后赤焰案早已经尘埃落定,朝堂之上人心惶惶,萧景琰无从知道那些幸存的旧人的所思所想,与当时在禁军中仍然默默无闻的蒙挚更是断了交往。今日里一番交谈之后,萧景琰从蒙挚那里得知了一些当年赤焰案情,但这仍与他想真相相差甚远。不过,萧景琰确定,在这件事上,他们站在同一立场,这是蒙挚追随他的基础。
萧景琰继续追溯,他和蒙挚的真正交往是从情丝绕事件开始的,当时苏哲情急之下请了蒙挚和他去救霓凰。现在回想起来,蒙挚大约正是由此事看出来麒麟才子真正的选择,之后,蒙挚为苏哲推荐宅子,很可能也是进一步试探。苏哲选定了这个宅子,不仅再次印证了麒麟才子的选择,而且说明自己的确开始夺嫡了,这几个月来朝中的种种迹象都证实了蒙挚了猜测,所以他主动选择了。由此萧景琰想到,这些年尤其是苏哲进京之后,朝堂中那些忠良之士,比如霓凰、蒙挚、沈追、蔡荃等人,一定都在暗中观望并思考如何让大梁朝局向好的方向发展,想不到一向武人心思的蒙挚走在了最前面。不过,这也不奇怪,同为赤焰与祁王旧人,萧景琰非常理解对祁王有深深的知遇之恩的蒙挚得知他参与夺嫡,迫切追随他的心情——因为只有他会为赤焰与祁王翻案。
蒙挚毕竟是祁王挑选出来的,并且是林殊敬佩的人,他的为人,萧景琰是信得过的,他的加入必将成为萧景琰一个强大的助力。萧景琰看向密道的门,忍不住想马上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苏哲,但此时尚是下午。苏哲告诉他,如果不是有紧急的事,让他选择晚上的时间去苏宅,以免白天有其他客人无法接待他。萧景琰知道,誉王经常去苏宅拜访,萧景睿和言豫津也是苏宅常客,他白天过去确实不便。
萧景琰无聊地去演练场转了一圈,他看到一个士兵跑了过来,近了一看原来是李甲。
李甲喘着口道:“殿下,殿下,我有事正说去禀告呢!”
“什么事?”
“城东那个悦来茶馆,来了一个江左的说书人,他会说好多关于梅长苏的段子呢,我去听了两次,可精彩啦!我想殿下没准感兴趣!”
“好,不错!以后有这种事及时汇报!”
“是,殿下!”
坐在悦来茶馆,平时不喝茶的萧景琰不知不觉间喝了一壶茶,茶是什么味道他根本没有品出来,但梅长苏的故事,他都听进去了。
这一节书讲的是江左盟登上帮派榜榜首的著名破案擒贼事件,当年此事惊动整个江湖,萧景琰剿匪途中也有耳闻。说书人是从一个参与其中的普通江湖人的视角来讲的,虽然管中窥豹,却也惊险刺激妙趣横生。这位主人公并没有真正接触过梅长苏,却从江左盟的处事之中,感受到了江左盟的强大和梅长苏的品性与才华。可是正讲到关键处就戛然而止了,“请听下回分解”。短短半个时辰的书,不知被多少次掌声和叫好声打断,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