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缘乃天注定(第2/3页)  汉末暴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铁等人引五百军士携着聘礼,抬着礼轿向韩遂征西将军府所在张掖郡赶去。

    按照当时的阴亲仪式,首先女方家里宴请亲朋好友,其规模丝毫不差于正常嫁女,然后选定吉时启出棺柩,男女并骨重新下葬。

    由于小马哥此举乃空前之为没有先例可循,故此也没有固定的仪式,只能两家商量着来。按照事先的约定,韩家先宴请宾客,然后约齐亲朋好友早早的来到墓地上等待小马哥前来起灵,同时准备好了牌位。只待在双方长辈的见证下祷告天地,取走棺柩葬于马家祖坟,迎回牌位入马家新房便算礼成。

    待小马哥等人赶到时,韩家墓地上早有数百人等候多时。

    按约小马哥在双方长辈的见证下郑重的从韩遂手里接过了灵牌,尽管和这位韩莹小姐从未谋面,但他还是装出一副悲伤不已的样子,高声说道:“良缘未结,佳人已殇。阴阳两隔,生死茫茫。天之苍苍,怜我赤诚,地之煌煌,抚我心伤!今有西凉马孟起在此祷告:吾自幼与西凉韩家次女韩莹有婚姻之约,然世事无常,命运多舛,佳期未至,芳魂已渺!吾愿与韩氏女结为阴婚,以发代躯与之合葬尔!终其一生马孟起愿娶韩氏芳魂为妻,其名入马家宗谱,两家永为姻亲,吾百年后与之并骨!天地共鉴之......”

    随着小马哥动情祷告,韩遂深感其诚,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亡女,心绪一时极为复杂,眼睛也不知不觉的湿润了。而韩遂之妻张氏早已泣不成声,与一位少妇抱在一起哭成了泪人,韩夫人身后还有两位身着盛装,年约十二三岁,面貌清秀绝伦的少女并肩而立,眼中亦是泪光盈盈。

    小马哥说着说着不由想起了前世为自己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亦是心怀伤感,虎目含泪。又听闻这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妻对自己甚是仰慕,心中一动,回身大喝道:“二弟,四弟取锦帛和笔墨来,起灵之前吾要亲自为亡妻书写挽联一副!”

    挽联之事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到了汉代已颇为流行,但大多都是短联,旨在表达对逝者的沉痛哀悼之情。

    待马岱,马铁准备好了笔墨和锦帛,小马哥也想的差不多了,提笔泼墨在众目睽睽之下写道:“天何无情,洞房花烛未进交杯酒,以致玉碎珠沉,今世芳魂永驻!”

    书中暗表:小马哥前世体弱多病,幼年时期苦练了好几年书法,尤其是对王羲之的行书之法造诣颇深。他模仿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几乎能以假乱真,否则他也不敢在上千号人前卖弄。

    果不其然,在场近千人中自有识货之人,只待最后一笔落下,便有人大声喝彩道:“好!句好字更好,笔法苍劲有力,自成一派,实乃天质自然,丰神盖代之作!马家有儿,文成武略!不愧‘神威将军’之称,老朽万分佩服!”

    回头一看,只见是韩遂身旁的一位老者,年近七旬,精神矍铄,身着文士打扮,眼神深邃精光闪闪,自有一番高人气度。小马哥也不知其身份,微微施礼谦道:“老丈过誉了,‘丰神盖代’四字绝不敢当,拙作比起当代书法名家‘张有道’和蔡伯喈就如萤火比皓月,怎敢称丰神盖代!”

    那老者微微一笑,还了半礼,正色道:“小将军过谦了,此作笔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实不弱于当世任何一位书法名家,老朽对下文拭目以待!”

    在场之人多为大老粗,但书法的好坏还是能分出来的,本来也没什么,可经这老者一赞,顿时有人议论纷纷。

    这种场合小马哥也不好多问,又施了一礼,回头继续挥笔写道:“卿殇有感,望乡台上莫饮孟婆汤,且待天荒地老,来世同心再结!”

    “好,说得好!”韩遂越众而出,大声赞道:“贤婿之诚,感天动地,有婿如此,夫复何求?小女在天之灵也该安息了!”

    马超则恭声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