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第110章(第2/6页)  荣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孕的苏妙娣情形不同。

    “幸而姐夫和姐姐夫妻情深,这几年多是陪在她那儿,更没让姨娘们先得了孩子……”

    侍书悄无声息地接过茶盏,苏妙真用帕子慢慢拭着唇角,由着绿意替她加了件绯缎氅衣,跨出垂花门的门槛,拾阶而下,从石道上慢慢朝着平安院的方向走去。

    天仍是冷的,但日光白得有些刺眼。苏妙真用帕子挡了挡眼睛。

    “明天就是二月二龙抬头了,又要煎节前剩下的余饼祭供,又要管着薰床炕驱虫、更别提五少爷该剃头了。老爷巡抚淮扬,咱们奶奶跟去了,府里也就剩下大太太和三太太两个当家人……大太太最近总病着,三太太性子软,又要服侍老祖宗,府里的事和五少爷的事可不只能让姑娘盯着些,哪里稍稍疏漏了,那周姨娘又要搬弄是非,闹得阖府不宁……”

    “姑娘别愁,祭饼供物都预备下了,各色香料也都抬出库房了,明天姑娘稍稍盯着些各处下人,再对对账本就是了……”

    苏妙真边走,边听着蓝湘不紧不慢地数着事情,心中渐松,又见蓝湘面带疲乏,不由甚是愧疚,握住蓝湘的手,叹声道,“元宵以来的这些日子,着实辛苦你们了……本来望着嫂子过门后能帮着料理家事的,怎知,怎知嫂子出了那样的事——”

    苏妙真低下声,小路两旁发芽的杨柳在风中荡着,青绿可爱。

    透过杨柳枝的缝隙,远远地望向明善堂的西边坐落一小院,她模糊听见里头传来了哭泣哀嚎声,便悄声问蓝湘道,“嫂子仍被关在西院,一步没许出来?”

    蓝湘叹了叹气,“赵姑娘给咱们伯府抹了这样大的黑,三少爷没把人直接送回赵府,已经是开恩中的开恩了……老爷太太当时都是大怒,要不是太太急着陪老爷回湖广履巡抚的职,怕就先着手处置了,而若非姑娘拦了拦,赵姑娘早被原封不动地给抬回赵府去了……

    “听称心说,老爷太太从路上来了书信,只说看少爷想如何处置,究竟这日子还是三少爷自己过……若要休妻,老爷太太绝没意见的,更不怕和赵府撕破脸,咱们老爷如今也是从二品的巡抚,一方要员,和赵总督可没差多少……”

    “爹爹这刑部侍郎当了也就一年,在京城还没待多久,就被圣上派去湖广督巡赋税粮饷,又离家千里的……我看着爹爹其实已有了致仕的打算,无非是天恩浩荡,不得不从……这湖广巡抚看着不错,离家却远,”苏妙真闻言一怔,先是苦笑,“这阴差阳错的,爹爹娘亲起先还怕我嫁出京城,如今却是他们先出了京……”

    说来也巧,两年前顾长清回金陵侍疾,没几个月,便传来音信说顾家老太爷仙去了,官谥“文正”,是开朝以来少有的荣耀。

    顾老太爷死了没多久,乾元帝陆续点了几位京官巡抚南边各处要地,为官圆融清廉的苏观河亦在其中,被指派到湖广四府督巡粮饷兼地方刑狱,王氏放不下心,本欲让金氏曲氏相随,但苏观河这两年越发冷淡妾室,王氏最终跟去了。

    因着苏妙真婚事已然有了着落,苏母又舍不得她,王氏苏观河纵想带着幺女一同赴任,也要考虑到苏母的心情,便把人留在了府里尽孝。

    这巡抚一职,也就是乾元初年才成常设,任期一直都较长,不是其他官职能三年一转一考评,何时调转全看乾元帝如何决断,五年八年的是常事……

    她心中挂念王氏苏观河二人如何,若非京里有更苏妙娣苏问弦苏母王老太君等人,她早寻机去找王氏夫妇了。

    蓝湘绿意对视一眼,绿意笑道,“姑娘别心烦,顾公子孝期已满,吏部该给顾公子授职了,若去了南边,离老爷太太不就又近了么……”

    苏妙真点了点头,她想着苏问弦透出来的口风,微笑道,“这几日,想来顾长清就到了吧,我听哥哥说,不似前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