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章 第94章(第2/4页)  荣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黄莺翠柳。因她们二人针线活计做得细致舒适,苏妙娣查过后,渐渐得便也不费力了。但平日苏妙真若多看几眼她身边的荷包、扇套、香囊等活计,苏妙娣也都会偷偷记下,再新作送给她。

    还有应付江南那些大家闺秀时,苏妙娣胸有锦绣,却因苏妙真不会作诗,她便不愿出风头,以至于把苏妙真衬托得愚笨不堪。于是,每逢各府姑娘相邀作诗,苏妙娣总是敷衍交差,往往是苏妙真排最末名次,苏妙娣排倒数二三名次。

    若非她在苏妙娣房里翻出那些诗稿来,她与王氏夫妇都还不晓得苏妙娣的种种苦心呐。而王氏苏观河再三不许她自谦自抑,苏妙娣怕在江南各府姑娘的印象中,也还只是个庸人,再不知道她的好处了。

    ……

    苏妙真发呆半晌,突听院外嘈杂不已,仔细侧耳一听,原来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鼎沸嚣嚣的说笑声。

    “各府亲眷都来贺喜了。”

    虽是喜事,苏妙真却有些想哭,转身一看,见苏妙娣忧心忡忡地蹙着眉,正从镜中望着她,也是个要垂泪的模样。

    因怕勾得苏妙娣哭起来不好上妆,苏妙真忙擦眼角,道:“姐,我去明心堂招呼客人了,你好好梳妆打扮,下午送嫁前我再来看你。”说着,便走出房门,还没走几步,打眼遇见王氏带着一干婆子丫鬟前来打点送嫁。

    王氏迎面见得她来,把人在院口拦住,望着她欲言又止了小半日,方低声嘱咐道:“今儿人多,你若是不想应酬,就先回房休息,要吃什么,让绿意蓝湘去小厨房里取,自己独着吃罢,倒不用往明心堂去见那些姑娘小姐们了。”

    苏妙真微微一怔。王氏身后的丫鬟婆子们都有些不自在,眼神乱飞乱瞟,就是不敢看她,心中已然有几分明白——昨儿各府来添妆时,就有人若有若无地打量她,眼里满是探究,面上则又是鄙夷,又是好奇。

    就连一贯宽和不理内事的苏观河,也无端端地,在吃晚饭时骂了一个递送碗筷的丫鬟,又罚了一个管家媳妇子。但一到她面前,大家又都是一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跌了的态度,连声重话都不敢说。

    ——想来京里已经有了关于那晚大觉寺的闲话。

    当夜傅夫人对各府诰命是这么说得:“我干女儿真姐儿是个善心的,她先前在扬州,见识过学政宋家的长媳难产而死,便留了心,生怕周姨娘也身遭不测,进而母子不保,反误了伯府子嗣——便偷偷读了些医书,想着若有万一,她能帮着打点些。她这是尊重庶母,怜爱未出生的幼弟,到底是一番好心,但仍怕各府下人传着传着变了味儿,还望各位夫人都约束今夜进了朝阳院的下人,不要乱出去说话,误了我们真姐儿的名声……”

    各府诰命当然都答应得诚恳,都说一定会拘束下人闭好牙关。可是那夜里各府的丫鬟婆子往来乱成一套,哪里一一管得着,难免有爱嚼舌根的人乱说话。纵她没听到任何风声,也猜得到,外面怕是早传得不成样子,所以王氏现在才会不让她去明心堂见各府的姑娘。

    说实在的,她心里着实不在乎这件事。因她琢磨着,不就是名声差了点么,反正她的婚事已经定给赵家,又是在贤妃贵妃面前许下的,除非赵家想要贵妃或皇后的侄女,否则赵家就不得不把她娶过门。

    而且赵越北若因这事不给她好脸色,不亲近她,那反而还好极了——到底从头至尾,她打的主意都是能不同房,就不同房。

    然而王氏等人不知道她的想法,不过就算知道了,想来也不能理解。苏妙真微微一叹:点头撒娇道:“好得很呐,我起得早,刚好想去睡个回笼觉呢。”

    王氏安心一笑,摸了摸她的脸颊,便匆匆进房。苏妙真在院口听见王氏的指挥使唤声,心中渐定,招呼着绿意蓝湘,顺着花园小径往回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