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时丑,长大后更是连影子都摸不到,至今为止,他连八卦的性别都搞不清楚。
这世上,只有赵爵见过八卦真正的样子。
包拯和公孙走到廊下,八卦正好说到,“关于查账的事,我之前也问过王爷,王爷是这么告诉我的。”八卦用赵爵的声音说,“我给手下人的月钱,是全天下最高的,逢年过节还送米送肉送温暖,福利也是全天下最好的。我给他们这么好的待遇,不是为了养硕鼠,也不是为了让他们偷奸耍滑阳奉阴违。我爱给多少是我的事,我不给,他们就不许伸手。这不是银子的问题,是忠诚的问题。如果几两银子都能让他们欺瞒我,那当更大的利益摆在面前,还能指望他们忠于我吗?”
八卦换回自己的声音,“就是这样。”
展昭白玉堂面面相觑——所以说赵爵不是在查账,是在查人心?
包拯和公孙更想叹气了。
**********
因为赵爵赚钱的本事很强,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赵爵喜欢钱财,其实并非如此。
赵爵看来,在大宋做生意和弯腰捡钱差不多,点子多,赚得多,麻烦少,律法基本管不着。而且他是王爷,就算不上税也没人敢说三道四,这么好的条件还不上,对得起豁出性命偷税漏税的奸商吗?
不过赵爵是个厚道人(自称),从来不赚黑心钱,每年也会乖乖上税,银子多到花不完的时候,还会自掏腰包给西北军改善伙食,堪称大宋第一安分守己个体户(还是自称)。
就算商贾是贱业,子孙后代不能入仕,对赵爵也没什么影响。
最重要的是,能让赵祯更放心他这个贪财又没野心的怪蜀黍。
听说赵爵代天巡狩到了杭州,杭州大小官员集体患上了焦虑症。这位爷课是出了名的任性妄为,时而坚守原则,时而把原则喂兔子,关键是你根本不知道他[坚守原则]和[把原则喂兔子]的转折点是什么!
用八个字概括就是——喜怒无常,阴晴不定。
说赵爵“任性妄为”,并非贬义。
赵爵“任性”的时候,谁的面子也不给,尸位素餐的贪官要撸掉,不通庶务的清官也要撸掉。不管你是谁的亲生儿子,谁的得意门生,既然当官就得熟悉政务,你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撸掉你怎么了?你还有脸喊冤?谁说不贪钱就算好官了?领俸禄不干活你还有理了?
既然喜欢银子,就改成商籍去做生意吧。
既然只会读书不懂政事,就摘了官帽去书院教书吧。
正因如此,一听说襄阳王驾到,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没有一个不头疼的。
尤其是年纪一大把的杭州知府,本来他老人家混到明年就该致仕了,偏偏卸任前摊上这个倒霉事。昨天知县捧着乌纱帽哭唧唧来找他,他就知道大事不妙……
城外的小山被人种满了毒草,这种事防不胜防,知府和知县又不是神算,事先不知道也情有可原。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事后还查不出结果这就不对了。
一个[无能]的罪名,足够赵爵把他俩一起撸掉了。
杭州知府送走了哭唧唧的知县,自己也躲在屋里哭唧唧。
别人都可以躲着赵爵,知县品级太低也能躲一躲,只有身兼重任的杭州知府不行不行的。于是一把年纪的老头儿颤颤巍巍来柳府求见,赵爵对他态度特别好,既没有将他拒之门外,也没有责问他案情进展,还用好茶好点心招待他,杭州知府心惊胆战捧着茶碗,几乎控制不住自己颤抖的手。
赵爵仔细打量那老头,“你好像有点眼熟。”
杭州知府忙道:“下官数年前与王爷有过一面之缘,在徐州。”
赵爵想了想,“原来是你啊,怎么几年没见老成这样了。”
杭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