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我我的王妃(第4/6页)  嫁给皇家老男人(反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面上的神色,用纤长白皙的手指扶了扶髻上的钗环,缓步往侧殿去。

    慈恩宫的宫女太监们皆是伏跪于地,恭送太后。直到郑太后的身影消失在殿中,她们方才松了一口气,开始整理起这满地的狼藉碎了的瓷具和玉器都要清扫出去,换了新的上去;脏了的地毯也要重新换过,殿中香气繁杂要开窗通风,重新更换香炉里的香饼

    这样一连串的动作下来,殿中一切俨然如旧。

    而郑太后则坐在侧殿里与郑次辅见面说话。

    到底君臣有别,哪怕郑次辅是做亲爹的,此时见面还是要先与郑太后行过礼。等到郑太后给他赐座,屏退左右,殿中只余下郑次辅方才收了面上恭谨。

    郑太后却是不以为意,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父亲这时候过来,可有什么事”

    郑次辅此来却是来兴师问罪的。他看着自己的太后女儿,压低声音喝问道“北蛮这事不是早就商量好的吗你说话做事前就不能多动动脑子,多想一会儿哪怕事先与我说一声,让我有个准备也好啊如今大庭广众的胡乱应允什么和亲,又被摄政王三言两语的驳了去,你做太后的脸要往哪里放”

    郑太后听了只觉不耐,侧过头去,脖颈纤长挺直如天鹅颈项。她神色冷淡,显是不欲多说“事已至此,父亲又何必多说。”

    郑次辅最是了解自己这个女儿,哪里不知道她的意思,此时神色也跟着冷了下来,冷笑“我看你是还没死心吧”

    郑太后沉默片刻,转目盯着他,半点也不退让,慢慢道“您不也没有死心”

    父女两人久久对视,很快又收回了目光,心里都很明白对方的意思。

    郑次辅心知郑太后对傅长熹的情意;而郑太后亦是知道郑次辅派人刺杀傅长熹的事情。

    事实上,他们虽是父女,实际上却更像是盟友,从郑太后当年入宫为后起,郑次辅仿佛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女儿在此之前,他从不知道自己养在深闺的女儿竟有这样的智谋。

    于是,从郑太后入宫起,郑次辅也跟着步步高升。他们父女两人便如志同道合的盟友一般里应外合,排挤异党,一步步的往上爬,攥取着至高的权利与地位。

    哪怕先帝初时立后乃是多方考量,可先帝体弱多病,久居深宫,郑太后又是这般的美貌惊人,体贴知意,夫妻相处久了也难免要动些真心。先帝不知不觉间便偏了郑太后这个爱妻以及郑家外戚许多,使得郑家越发的权重。

    再傅长熹出现之前,郑次辅是极看重、极满意自己这个女儿的,唯一不足之处便是女儿没能给先帝生下个带着郑家血脉的皇子。可这也不要紧,还是能够补救的。毕竟,小皇帝才出生便去母留子,抱到了郑太后膝下抚养,既是嫡母又有养育之恩,说来也不算很差了。只要之后再给小皇帝娶个郑氏女,生下具有郑家血脉的皇子,郑家约莫还能再保几十年的富贵荣华。

    只是

    只是,郑次辅与郑太后这对志同道合的盟友唯一的争论点却在傅长熹身上。

    郑次辅对这位摄政王既忌惮又畏惧,早就想要除之而后快,方才会派人在摄政王入京途中刺杀,可惜失败了;郑太后却是有意怀柔,希望能与傅长熹化干戈为玉帛,百般的温柔,步步妥协,可傅长熹依旧是铁石心肠,不为所动,她也失败了。

    事已至此,再生气似乎也没什么用了。郑次辅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终于还是冷静下来,他缓了缓神色,显出慈父一般的关切,轻声劝道“娘娘,您已是太后之尊,尊荣已极,何必还非要去想那些不可能的人和事呢”

    郑太后没有说话。

    殿中明烛摇曳,珠光盈盈,宛如白日。

    郑太后那张美艳绝伦的脸庞仿佛也被灯光照得透亮,美得不可思议却又毫无表情。

    此时此刻,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