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章硕鼠(1)(第3/5页)  汉贵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物也一应同宫中

    这种地方住的当然不可能是普通人,众人都知,这是孝景皇帝临终前赐给不夜翁主的住所。所谓若有闲时,可来小住仔细想想其中的心思,大家也只能感慨不夜翁主确实受宠,不愧是有独霸未央宫之名的贵女。

    “自然是不容易的守孝的饭食简单,那是寻常人家,皇家能一样”原来养室里帮着说话的那庖厨横了年轻妇人一眼,接着道“翁主已经算是老实的了,处处按照守孝的规矩来就是了,我们细致些总能成。不似有的府中,这时候才犯难呢”

    那二十多岁妇人来府中不久,本就是这座新宅邸买的新人,因她本就是好厨娘这才买来。所以她既不是宫中一系,也不是长公主府一系,甚至就连影响力最弱的栌山一系都算不上,面对许多事根本就是抓瞎的。

    汉时已经有了完整的守孝礼节,这一点上奠定了华夏后来两千年的基本框架。

    守孝的人,不算儿子、承重孙这种特殊存在,须得墓前结庐守孝不提,其他的都是在家深居简出,不参加各种交际娱乐活动。

    另外,吃饭穿衣方面也有各种规定,穿衣得穿素色,亲缘很近的还得特别选用粗糙衣料,所谓斩衰齐衰等守孝的几个等级,其实本意都是指的衣料。而吃饭就简单一些了,饭食服丧的,一律素食连荤油都不得沾。事实上,按照最严格的来,那些儿子、未出嫁的女儿什么的,不只是吃素,还不能吃饱本意大概是为了表示悲痛,以至于饭也吃不下,但久而久之的也就变成了礼的一部分。

    当然了,规矩是规矩,真的执行的时候就是另一回事了。汉代时有一些关于小资的记载,包括东汉袁绍,青年时养望不也有一条就是孝顺死了爹娘后再墓前结庐守孝。按理来说这是本分,有什么好大肆宣扬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规定是那么规定了,但真正怎么搞起来,其实是有另一条规则的。

    按照守孝等级划分,陈嫣算是五等需要守孝的人里面最低的了,为舅父守丧称之为缌麻,和小功都属于轻丧。真要说起来,这种守丧非常随意,如果是普通人家,甚至有可能根本不服丧

    放到讲究的贵族之家,会服丧,但也就是初丧之时减少一餐的饭食,甚至开不开荤都是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问题。衣裳要穿缌麻,一种比较细的麻。虽然织的稀疏显得不精致细密,但相比起其他丧父,这是一种不粗糙的丧服,贴身穿也不会刺伤皮肤。

    孝期也只有三个月事实上,能服缌麻服满三个月的也很少见了,除非是特殊情况。

    不过现在是天子驾崩,多了一重属性,就是所谓的国丧,也就是说举国上下都要服三个月的丧,衣素衣、食素食、不许婚嫁,理论上来说夫妻甚至不许行房这种国丧其实也很形式主义,小老百姓很多都不知道,一样过日子。但是,对于贵族来说,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必须得严格执行,不然的话,被御史或者政敌知道了,立刻弹劾这种事情,罚起来一般死不了人,但摧毁一个贵族也是经常的。孝期不端,这不知道打掉了多少个贵族其中虽然有借题发挥之嫌,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呢

    而那庖厨所说的老实,指的是所有饭食都是蔬果粮米之类,不要说绝对禁止的酒水、肉食了,就是荤油也不放一点儿

    “别的贵戚之家,虽说也为孝景皇帝服丧,可、可吃饭上讲究可多了。这素食是素食,可真要下功夫去做,比荤食还麻烦呢这你也是知道的罢”那庖厨看了妇人一眼。

    二十多岁妇人本就是酒舍里做庖厨的,这种事自然也是知道一些的,听到这里频频点头“也因此素食也不是原来的滋味儿了,吃到嘴里和贫家之素食不是一回事儿”

    “就是这个道理了,虽说同样都是守国丧,看起来一样,可到底不一样也就是咱们翁主老实,没有那样的花样,真正守孝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