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章 满庭芳(四)(第2/3页)  为妃三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疏月听皇帝讲起过,那一年先帝亲登午门视察灾情,开国库以安灾民。

    而皇帝自己则几乎在泥水烂浆里滚了一个多月。

    那年他十六岁,好些心性都没有展开,就这么擎着本真的人性和悲悯,直面水患惨状,促使他下定决心要根除永定河的水患。

    接下来的十多年,皇帝与工部的大臣和这条河斗了几次法,至石景山以南至卢沟桥段的堤岸可谓屡修屡决,屡决屡修。为了这两岸的大堤,直隶巡抚都砍了两任,终于在这一年的初夏,竣工了“永定大堤”。

    工部上奏此事,皇帝开怀,拟亲自巡视大堤工程。

    王授文和程英都巴不得皇帝出宫。

    十一在宁寿宫跪灵,王疏月自己禁了自己的足。宫中开始为不好听的流言处宫置人,但也只是捧出了表面上平静。皇帝这一走,前朝怎么样先不说,后宫那些人总该没了意思,渐渐把心淡下来吧。如此,自己的女儿的日子到也不至于太难过。

    但他仍然忧虑得很。

    自己女儿念情,乾清宫雪地之事还历历在目。连他都不确定,王疏月究竟还会不会不顾惜自己如今恩宠地位,淌入那糊涂王爷的浑水里面去。

    淌进去到也算了,要命的是,王授文也绝不相信,爱新觉罗家的男人,会容得下自己女儿那颗“良心。”更不会相信,十一那颗糊涂苍白的心,能理解女儿那份难得的善意。

    终究是要被辜负的。

    他越想越绝望。

    毕竟,那日在养心殿,十一与皇帝剑拔弩张的情状,他一眼不落得看了个清清楚楚。

    十一那被拶断的十根手指,虽经年而有愈,却依旧触目惊心。他身着一身和他如今的体态并不十分相合的藏青色袍子。浑身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却依旧见君不跪,口出犯上之言。

    吓得王授文当时,生怕皇帝一个忍不住,就要让图善摘他的脑袋。

    然而皇帝却坐在木案后面,阴着那张脸,一言不发。

    程英听王授文说了这件事后,沉默了半盏茶的功夫,才道“十一爷还是从前那位十一爷,万岁爷到是变了不少。”

    说这个话的时候,二人刚在东华门下了杠子,相携往乾清门的方向一道走。

    那日风有些大,吹起残留的春絮,有些迷眼。

    程英揉了揉眼,见前面还慢慢走着两个人,一个体态微胖,一个瘦骨嶙峋,一看就是一腹中吃饱了诗,身上消磨了精肉的学究模样。

    王授文站住脚步,程英也跟着站下来。

    “怎么不走了。”

    “让醇亲王和他的老先生先走。”

    程英抬头朝前面看了一眼,不自觉地操起了手臂,“这两个人看起来,怎么落寞得很。”

    王授文笑笑。

    “能不落寞之前就是张孝儒奏请皇上践朱子八德,赦十一爷回宫奔丧。为此,张老甚至差点丢了顶戴告老还乡。他和醇亲王怕是等皇帝与十一爷这一场闹等了好久了。”

    程英笑了一声“结果没遂他们的愿。”

    说着,他砸吧了下嘴,方续道“若是十一爷折回回京惹了天威,逼皇上当真在太妃丧期杀了他,或许满清宗亲的那些个白帽子王爷,这里指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没落之后,失去实权的议政王们,具体史料可参考雍正的中央集权策略。也许还能跟着醇亲王闹腾一阵。”

    王授文复起了步子。

    “恭亲王辞出议政王会后之后,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话的只有十二爷,议政王会议如今越不过科道会,名存实亡而已,张孝儒一辈子为了他那个在太子位上坐了十几年的弟子,呕心沥血这么多年,如今连满人的宗亲都算计上了,落得一场空。要我一句话批语,还是三个字。”

    程英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