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慕容廆(wei三声)为平州牧,迁抚军大将军,封幼子司马白为昌黎郡王,遣使入燕;
5、四月,王敦改易百官、诛杀重臣,帝欲禅让,然天佑晋室,敦忽而还军武昌,社稷得保,无人知其原委;
6、十月,司马白至棘城,慕容廆大喜,奉白于大将军府,与慕容诸孙同养,用度冠于慕容;
7、十一月,帝忧愤而崩,太子绍即皇帝位;
8、十二月,羯赵君子营大执法、右侯张宾暴卒,赵主石勒悲恸欲绝,抚棺泣曰:天不欲成孤事,何夺孤右侯之早。
~~~~~~
+第二章--昌黎郡王
永嘉之后的神州大地,烽火连天,一片混沌。
晋廷偏安江东,羯赵雄踞中原,夷狄割据边陲,九鼎无主,谁家兵强马壮,便敢窥伺神器!
狼心狗肺能图温饱,豪横跋扈可做诸侯,而那些悲天悯人的软心肠,多半不会有好下场。这是慕容鲜卑的家学,从小拿刀子教出来的,但凡谁姓慕容,找不出慈眉善目的。
世道乱,人们总是度日如年的,谁活着都不容易。
但总是有人例外。
为质燕地一十六年的昌黎郡王司马白,日子就过的很舒坦,被慕容鲜卑供奉的像猪一样舒坦。
自五岁开蒙,他便不需在鸡啼时起床练武,也不用夜半时挑灯读书,爹娘不在身边,堂堂郡王之尊,哪有人约束他,他每日里只需做好两件事,吃好,玩好。
十岁生日那天,他已经自学成才,学会了喝酒。
而后仅用了半年,竟很是染了酒瘾,酒劲一起,任谁都拦不住他酗饮。
十岁的孩子耍起酒疯来,醉的浅,便小打小闹,非砸个满地狼藉不罢休。
而若醉的尽兴,他敢闯上大街去耍把式,那晋帝钦赐,削铁如泥的宝刀御衡白被他一舞,十个魁壮汉子也近不得身,瞪起一金一白的异眸,还真是有些骇人,阖城鸡飞狗跳再是正常不过了!
棘城上下无人不拍巴掌,昌黎郡王这做派,传承司马氏家风,不逊其祖!
不免有人替他操心,还没刀高的娃子,天天别着把刀,哪天喝醉了,自己割了自己脑袋,也是顺其自然的事!
凡是受过折腾的人,谁人不厌这娃子,谁不想收拾收拾他?
可慕容之主,大将军慕容廆偏偏纵容的很,敢伤昌黎郡王一根毫毛的,必被严惩,时候一久,昌黎郡王所到之处,人人侧目避道!
大人有顾忌,孩子们却没有,更多有不服的,阖城上下,汉人胡人,贵戚家的,百姓家的,不乏有人三天两头与司马白寻茬打架。
大人们有大人们的征伐,孩童们也有孩童们的争斗。
在燕地,小屁孩们打架斗殴,是不分尊卑贵贱的,只看谁的拳头硬!
只要不动刀,非但没人管,反而被鼓励,以鲜卑习性,大人们谁若护短掺和孩子们的事,是要被耻笑的!
起初,也有人担心司马白那御衡白可不分大人小孩,但说来也怪,司马白凡有作闹斗殴,即使被揍了鼻青脸肿,也只拿棍棒拳头寻仇,哪怕刀子就别在腰上,也是从来不动一下的!
毕竟嘛,娃子而已,再是舞刀弄棒,也还不敢伤人性命。
人们也便放下心来,任由自家孩子去替自己出气,谁若能揍了昌黎郡王,回家必有肉吃!
挑衅的人多,架也便打的勤,挨了揍,自然也得去寻仇,一来二去,日子久了,司马白竟也渐渐打出了威风。因为能扛事,够义气,点子多,有仇必报,很是聚了一群小伙伴,俨然一方孩子头!
像是慕容家的子弟,如慕容隽、慕容恪、慕容霸之流,燕地汉家士族的裴山、封进,都与司马白交情甚笃,平日里结党霸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