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4 章(第4/5页)  清穿之皇长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目光回到朝廷正事上的事情,其实还是太子。

    地震后毓庆宫修整完毕,皇太子又住回了毓庆宫,然后十一月康熙正式令詹事府筹备太子出阁读书之事。

    紧接着自然是南方军队攻克昆明,三藩之乱至此基本终结。十二月报捷奏折传过来,康熙在乾清门前召集众臣,他亲自读了汉文捷报、令太子读满文捷报。自然又让皇太子博得一番赞誉。

    而这些事情,和胤禔都没多大关系……对他的生活基本没有影响。因为他不需要作为重要的政治吉祥物出现在各种场合,他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步调过日子—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准备收台,康熙皇帝在腊月就宣布,明年二月他要带着皇太子一起前往关外,祭祀永、福、昭三陵,顺便要前往吉林宁古塔将军处视察防务。

    而胤禔此刻站在康熙跟前,正在听皇帝布置任务:“朕带胤礽出巡,你在宫里也不准荒废学业到处乱跑,朕回来,要检查你的功课和骑射……不,主要是你的功课,该通读、背书的文章一定要背出来知道吗?”

    “儿子知道了。”

    除了他还有胤祉和胤禛,一个六岁、一个五岁,都是白胖可爱的年纪。胤祉有些胆小似的,说话有点慢,而胤禛又太急性,有时候吐字不清楚。

    不过这个年纪的孩子,怎么样都是可爱的。康熙看着两个小儿子也是一脸笑容,他叮嘱胤祉“好生读书,也要注意身体,让大阿哥教教你射箭,慢慢来。”

    又告诉胤禛“也要读书,还不到五岁,不必急着学拉弓。每天描红写好字就行了。”

    反正是喋喋不休嘱咐了一大堆,上到太皇太后、下到儿女妻妾,没有一处拉下的。而等到康熙一走,胤禔才发现,虽然说是皇贵妃佟佳氏掌管宫务,可康熙交代照看皇子、格格,乃至于传递信件的,都是总管太监顾问行。

    这也就决定了,胤禔如果想要出宫转转,骑马打猎,并不需要通知皇贵妃,只需要和顾问行打个招呼,带上人马即可,倒是替胤禔省事儿不少。

    这天也是一样,胤禔派人通知了延禧宫,免得惠妃找不着他着急。然后带上侍卫和哈哈珠子,准备出宫,刚到头所门口就被三阿哥胤祉给拦住了。

    “大哥能带我一起去吗?”刚满六岁的小不点抬着头问。

    胤禔蹲下笑道:“不行。哎哎别哭,大哥告诉你哦,要是你出痘了,我就敢带你出去。现在不行。”

    后头三阿哥的嬷嬷松了一口气,她害怕万一大阿哥头脑发热答应弟弟了,她们可怎么拦着哟。

    将嘟着嘴的小不点交给嬷嬷,许愿说有什么好玩的带回来给他,胤禔才算能脱身。他出门的时候往三所看了一眼:“诶,你们发现没有,四阿哥就不总出门。”

    秦吉了小声道:“阿哥,四阿哥不是不出门,是一早就被接到永和宫去了。”

    哦,看来他们母子还挺亲近的,胤禔也没往心里去,随口道:“那永和宫很热闹啊,戴佳氏庶妃的七阿哥也养在永和宫,四阿哥、六阿哥、七阿哥凑在一起应该也蛮有趣的。”

    直到他们骑马出了神武门,秦吉了才道:“阿哥说错了,六阿哥不在永和宫,皇上在他满月之后就把六阿哥交给皇贵妃照看了。”

    “啊?胤禛出生那会,孝昭皇后尚在,德妃尚未进位,这也罢了。六阿哥出生她已经是德嫔了……汗阿玛心思可真难猜。”

    苏鲁却道:“阿哥,或许是皇上盼着皇贵妃也早日生子,才把六阿哥送过去,民间常有这么做的。”

    胤禔没说话,他发现侍卫奇里的脸色不太好,发现胤禔看了过来,奇里斟酌再三还是道:“禀告阿哥,庶妃戴佳氏,论起来是奴才的长辈,姑姑辈呢。”

    对哦,这也是个戴佳氏……戴佳氏在康熙十九年就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