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舆论炸弹(第3/4页)  天堂的凝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昊楠作为工厂女尸案最大的犯罪嫌疑人,主动现身本就是件怪事。现在又突然空降一名证人指正他是121连环绑架案的凶手,其中阴谋的味道更浓,像是有人想借机落井下石,将所有罪名全都推到张昊楠身上。这也和张昊楠最后为自己辩护时所说的。

    最后汪海峰决定对张昊楠的dna重新取样鉴定。不过这事要在暗中进行,表面上依然维持现有的审讯程序。双管齐下。希望能把整个案件查个水落石出。

    12月21日这一天在案情分析会中缓缓落下帷幕。

    深夜,就在汪海峰准备睡觉时,接到了来自小吴的电话。内容大概是楚灵的被害妄想症还有待观察,但医生却透露了另一个石破天惊的讯息。催眠。在对楚灵的观察治疗中,他发现对方除了患有被害妄想症外,还留有被催眠的痕迹。

    人的记忆不可能被彻底删除或替换,但可以混淆。人在遭受重大刺激后会产生应激反应,概念回避就是其中之一,是有意不涉及应激情境的概念。这种自欺欺人的反应虽然无法消除痛苦记忆,却可以让人暂时忘记痛苦。即使接受催眠治疗也只能在精神上缓解痛苦,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场合,痛苦记忆还是会被重启。因此想通过催眠彻底抹去一段记忆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催眠暗示混淆一段记忆却可以办到。诸如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细枝末节的事。

    这是医生的原话,汪海峰从中听出了名堂。楚灵很可能是在目睹凶案后被人催眠并灌以错误的时间地点,才会出现那些看起来低级的自相矛盾的叙述。不过催眠者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这种事绝不是一个外行随便想想就能办到的。那么张昊楠是否会有这样的能力?是夜,汪海峰做了许多离奇古怪的梦。

    翌日一早,正当刑警队重新集结准备就新出现的线索开会研究时,大楼外忽然冒出一大批整装的记者。吵嚷的声音把大楼里的警察全都引了出去,排成人墙把记者挡在大门之外。这些记者翘首以盼的样子活像一只只伸长脖颈的鸭子,见到汪海峰后立即发起了连珠炮似的提问攻势。

    “汪队长,我们收到消息,工厂女尸案的凶手已经落网,这是不是真的?”

    “汪队长,工厂女尸案和121连环绑架案都是本市近年来极为罕见的恶性刑事案件,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有消息称你们并不打算立刻起诉凶手,请问这又是为什么?”

    “嫌疑人的dna鉴定结果与罪犯吻合。明明证据确凿,为什么不能立刻结案起诉?是否因为案件牵扯到警队内部的某些人?”

    “张副队长,有消息称你们又对协助警方报案的证人动用了私刑。这是不是真的?是因为上次在楚龙旅馆对他怀恨在心?还是说刑警队向来都喜欢如此审案?”

    “请问我们能不能见一下江浩江先生?”

    问题就像一个个炸弹被抛了过来。一时间刑警大队四面楚歌。可无论汪海峰等人如何解释,似乎都不能满足这些贪婪的记者。他们需要的是夺人眼球的爆炸性新闻,而不是那些波澜不惊的官方说词。汪海峰发现这些人的提问都很有针对性,像是事先准备好的一样。他的这种猜测很快就得到了验证。

    罗川跑到他的身边,将手机递到面前焦急地说:“不好了汪队,出事了。不知是谁在网上造谣,说我们明明抓到了工厂女尸案和121连环绑架案的凶手并且证据确凿,却迟迟没有结案起诉他,甚至还对提供线索的证人几次三番动用私刑。对此网上众说纷纭,简直可以写成小说了。现在网民群情激愤,要求我们立即将凶手绳之以法。”

    目光扫过手机上打着正义旗号的责难与谩骂的评论,汪海峰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无奈滋味。在这个年代,警察不仅要面对穷凶极恶的罪犯,还要提防后院失火的窘境。不负责任和口无遮拦的话被装饰成言论自由,正义在某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