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楚使入秦(第1/2页)  哲夫当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昨日的字,已经被装裱后,早早被挂了起来,在隆德坊格外显眼。

    不得不说扶渠颜书法造诣之高,单单数字之间,就已经让人目不暇接了。

    据说就连听闻此事的范绌,都暗暗赞叹不已。

    秦国向来文风很差,尚武的风气却旺盛的很。这并不代表秦国有勇气与不怕死的决心毅力,便可以百战百胜了。

    恰恰相反,因为文风差而读书人少,秦国很难出一两个治世的王佐之才。

    而在战场上,往往也是缺乏指导或者谋划,而损失惨重。

    孝帝若没有任用关东士人,恐怕让秦国跻身中等帝国都差的远。

    因此,秦国在引进关东士人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为何不能改变文风,获得大量的人才。

    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的促使下,秦国各种便利读书人。

    将门之内,很多人不屑读书做学问。

    但他们却知道,做学问一定是不会错的。

    扶渠家在武事上的优势,已经让人嫉妒。文风上的见长,自然让许多将门看的不爽。

    而秦皇赢华的赏赐,不仅是为了安抚扶渠家,亦是从‘士人’这一派系为他家找一个出路。

    并且,告诉他:寡人不会让扶渠家无功可赏,无业可建。

    这‘顽劣’,不过是一种推辞,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

    ……

    “今日怎么没多少人?”

    周市本欲借着这字的椽头,还多招揽些人的,却不料来人寥寥无几。

    “听说今日楚国使团就要入秦了?”有人议论到。

    “是的!楚贼入寇,侵我汉中上庸诸地,皆为我军所败,上柱国屈沔更是战死,楚贼焉能不议和?”

    “呦!周掌柜,听说楚国使团来我长安了,怎的不去看看?”

    “而且,楚国拿出了许多宝贝用来议和。连经年之前的那块碧瑶(昆山有玉,其名碧瑶,为玉中精品)华琼,可是难得一见的绝世宝物,也不知道这次会是什么”

    “……”

    原本想借着这场东风的周市,心里却有点空落落的。

    也不知刮起了哪股风,一时间,许多人都知道了楚国使团到来一事,让他好奇。

    这朝廷,也不怕聚集了太多的人闹事?

    ……

    随着火红色的旗帜迎风招展,象征着火德朱雀的旗子,伴随着骑士中心的旌节之旗,楚国使团正式从入了长安。

    延绵八里的城楼,自大周兴起就被建立,随后数十代人不断的改造和加固,才有了今日的长安。

    各个城门都有高耸的箭楼与宽阔而护城河,护城河外放着拒马鹿角,时刻防备着可能得敌军。

    建在城楼之上厚厚的女墙,每隔几步便是一个瞭望口,备着许多砖木擂石,丝毫没有懈怠。

    城门外,巡守着威武的黑甲秦军。

    秦人崇尚水金,以白虎为旗,象征武勇。以黑色为底色,乃是秦国以为水德乃是其命数。

    关东诸国,一般崇尚的只有一种,为五行的一种。

    赵辽为金,齐为木,楚为火,郑国地居中原,以后土为尊。

    独独秦国,与众国不同。也因此,常以沐猴而冠而被人嘲笑。

    城门上悬挂的,一律都是这种白虎黑底旗。

    威严,而充满着煞气,让人望而生畏。

    像世人昭示着秦人坚不可摧的决心,与勇往直前的魄力。

    一抹红色,渐入这黑色之海。

    ……

    “驾!”

    “吁!”临近护城河,楚国使团便纷纷下马。

    “秦国雄关,百闻不如一见。这长安城,可谓旷古烁今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