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矛与盾(第1/2页)  哲夫当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卫公勉先是限定了农人商贾,不得穿锦服,不得用铜具等奢侈物件,又主张寻常农事物件的采买补贴。使得秦国无论是政策,还是商贸,都极为的偏向农事。

    余下四国匠户来秦国讨活路,则是多有裨益,且容易许多。

    山东周市原本便是一家齐国匠户,专营各类杂物器具,在西市隆德坊有一家货铺。

    近日里,他打造了一套精美无比的酒樽却是引起了许多人的侧目。

    其似玉非玉,却蕴藏着些许光晕,流光溢彩不似凡间物品。

    用一句巧夺天工,也不为过。

    如此一来,可便引来了不少人,都来围观这器物。

    尤其是大家子弟与各色商贾,一度人生人海,热闹非凡。

    有人高价要买,更有人愿意以其他良物相市(交换),他却都没有同意。

    而他,愿以能为他书写一个他家最好的店铺名,作为酬谢送给那人。

    一阵喧哗之间,一位端正谦瑾的公子走上前去。

    但见他黑亮垂直的发,斜飞的英挺剑眉,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鹰。

    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孑然独立间散发的是孤傲独立的性子。

    拿起一旁笔墨正待挥下,周遭却起了一番讥讽之声。

    “我道是谁,却原来是蛮子要写字啊?当真是哦……啧啧!”

    男子仿佛只是一顿,仿若没有听见一般,抬笔走龙蛇。

    信手拈来,仿若拈花取物,挥洒间浑若天成。

    文笔遒劲,一看便是练过的。

    仅片刻间,‘顺德杂货铺’这几个字便跃然纸上。

    “彩!”

    “好!”

    秦人豪迈,以‘彩’为极为好的象征。

    而关东,多以‘好’来称赞。

    随着秦取郑地,大量郑人也变成了秦人。因此,秦人也大多学着关东人的‘好’来称赞。而关东人,也在秦人影响下善于为他人喝彩。

    男子的表现着实惊艳,无论是黔首农夫,都在为他喝彩。

    而相反,那个讥讽的人却因为男子没有理,而淹没在人声鼎沸的海洋之中。

    “哼!”闷哼一声,那人却又道:“放下了长枪,却捡起了笔杆,我听我家父亲说陛下曾说扶渠家小子顽劣,还要送去宫中侍读呢?可没想到却是早已经文采斐然了”

    见那人不说,那人又道“哼!真没想到,扶渠家不是西北蛮夷出身么?便只有这点血性,若是我姜则,早就……”

    “姜兄且住,有些话,可怒但不可说。否则,只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我家大人与你家都需砥砺前行,且不可为他们惹麻烦”

    那人正待说时,却被一人拉住。

    劝告了姜则,那人又上前一辑对着那人道:“兄长为人鲁莽,说了些许过激的话,还望扶渠兄不要放在心上”

    “我大秦上下,皆为陛下效力,扶渠老将军更是为国尽忠,令我等佩服。今日之事,还请扶渠兄原谅则个”

    “他日有空,田某必定与兄长一起宴请扶渠兄,以酒致歉”

    “这……区区小事,不足挂齿”男子回了一辑。

    言罢,便转过了头,递给那掌柜。一切完毕,才又道。

    “姜兄也是真性情,才会如此。我所争者,乃是我老父喜饮酒,特来得此赠送以聊表心意”

    “却没想……”

    停顿一息,又道:“想必是有误会,算不得什么错,田兄不必如此”

    ……

    “哎!姜兄不会真的要恶那扶渠家吧?”

    走出一段,见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