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平建立大理国的文德元年便是后晋高祖的天福二年,石敬瑭起用李崧没多久又升迁他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另任用桑维翰兼枢密使。
当时,后晋新得天下,藩镇大多还没有服从,或者虽然服从,但是还反复不安定;战争焚掠之余,官家府库中的金帛财物已经支用净尽,民间生活困难贫穷,而契丹又征调索求没完没了。桑维翰劝说晋高祖要诚心诚意放弃前怨,来安抚各地藩镇;要用谦卑的言词和丰厚的献礼,来结好于契丹;要训练士卒、修缮兵器,来完善武备力量;要勤务农桑生产,来充实仓储;要通畅商贾贸易,来交流丰富财货。如此几年之间,就会稍见安定,石敬瑭深以为然。
有人得到后唐末帝李从珂自 焚后的脊骨和髋骨,拿来进献,石敬瑭下诏,用王礼葬于徽陵之南,石敬瑭此举意在安抚旧臣之心。石敬瑭与孟知祥都是后唐李家的女婿,算起来他与孟知祥的儿子第二代后蜀主孟昶是平辈,他遣派使者到蜀国去通告自己即位的事,并且叙述姻亲之好,孟昶用对待平等国家的礼节回了信。
后晋外患未尽除,内乱仍隐伏,天雄节度使范延光聚集兵马、修理兵器,把他管辖下的刺史全部召集到魏州,将要作乱造反,适逢石敬瑭打算把都城从洛阳迁到大梁,桑维翰对石敬瑭说:“大梁北控燕、赵,南通江、淮,是水陆两路的都会,物资和财用都很富饶,现在范延光的谋反迹象已经很明显了,大梁距魏州不过十个驿站的路程,彼若有变,大军立至,所谓疾雷不及掩耳也。”于是石敬瑭马上下诏,托故洛阳漕运不足,要东巡去汴州。
赵弘殷所部禁军连同家眷跟随皇帝也从洛阳迁到了汴梁,赵匡胤自然也在其中。因从小跟着父亲这一支飞骑马军长大,平日跟小伙伴们学着大人排兵布阵手上总有一匹小石马相伴,要离开自己生长的地方,少年赵匡胤头一次有了怅然若失之感,临行时他将小石马悄悄埋在平日同大虎、小柱子等人打闹的一处空地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夹马营。
天福二年五月,吴国权臣齐王徐知诰采用宋齐丘的计谋,想要勾结契丹来取得对中原的统治,就遣派使者走海路给契丹主送去美女和珍玩宝物以修好。耶律德光乐得两边通吃,吴国的礼物也全部收下,还遣派了使者回报徐知诰。
给徐知诰出谋划策的宋齐丘自幼好学,擅长写文章,尤喜苏秦、张仪纵横长短之说,早在二十五年前徐知诰任升州刺史时,宋齐丘就由骑将姚克赡介绍得以见到认识了徐知诰。有一次宋齐丘陪着徐知诰闲游,赋诗以献曰: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松竹无时衰,蒲柳先秋落。徐知诰奇其志,待以国士。宋齐丘认识徐知诰五年后,当时的吴国权臣也就是徐知诰的养父徐温见升州富庶,便将治所迁到了升州,改封徐知诰为检校太保、润州团练使,当时徐知诰要求到宣州为官,被徐温拒绝,心中很不高兴,是在宋齐丘的劝说下方才到润州赴任的。结果徐知诰上任润州的第二年,徐温的亲生长子徐知训在广陵被手下大将朱瑾所杀,徐知诰在邻近的润州得到消息,抢先赶到广陵平定了叛乱,被徐温升任为淮南节度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从此徐知诰真正有了吴国的兵马大权!这一切宋齐丘都是一路跟随参与的。徐知诰有了实权后,宋齐丘建议徐知诰讲典礼、明赏罚、礼贤能、宽征赋,多被徐知诰听用,吴国从上到下的人心渐渐都向着徐知诰了,徐知诰得以控制了吴国政权。
徐知诰为宋齐丘专门在水池中筑造了一座小亭,有小桥连通陆上,等宋齐丘上了小亭就撤了小桥,独与宋齐丘议事,往往议论到深夜;徐知诰又为宋齐丘修了一间大房子,房内不设屏障,中置灰炉而不设火,两人终日拥炉而坐,就在灰中书写文字相互应答,写完后就马上把灰字抹平,当时吴国人纷纷称赞二人可以媲美刘穆之辅佐南朝宋高祖刘裕。然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