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8章 佛手瓜(第3/4页)  回到村里种地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给李大嘴挂了个电话,让其去把家里的佛手瓜给挖出来送到鱼庄,其实挖下面的果实的最佳时间是等到秋季去了,也就是藤条枯萎前的时候,不过现在挖也无所谓了,因为上面的青色佛手瓜真的不值钱,在村里的地位也只比天生地养的毛竹要高一点而已。

    小镇范围这么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佛手瓜,即便家里无人的,树下的佛手瓜每年也会顽强的自然生长,自然也可以挖出果实来,而且就算其中有些家里的佛手瓜是新种,或是年份不长,但是这么大的基数,只要肯出钱,那下面的果实就能源源不断的提供。

    在加上,不仅仅是龙洞镇,隔壁乡镇也可以去收购,甚至放大到整个县里……

    摇了摇头,方文发现这思绪貌似飘远了,他现在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一切还是等看情况在说,真要是扫荡式的收购一次,也不太可能,因为这是做长期生意,今年一次全挖了,就要等好几年才能继续挖啊,中途的空白期就麻烦了。

    所以这挖根虽然是杀鸡取卵,但是只要边挖边种,形成良性循环,那啥,也就是形成所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王道啊。

    笑了笑,心想正好,今年挖了之后,来年就种植上发光后的佛手瓜种子,到有些期待到时候佛手瓜的口味了。

    随后,方文就直接杀到了公社,到也没多少事,一是修改了一下黑板上的收购项目,把近期出来的水果蔬菜等等定了价位,这也是和几家蔬菜店商量出来的价格,不算太高,但绝对会高出村民们的心理价位。

    关于竹笋等大量收购的问题,现在还不敢,因为冷冻厂那边的设备还没搞定,不过场地却已经在修缮了。

    另外方文找到周先生,让其联系这边的施工队给他铲一个大场地出来。地点就在公社附近,也算是变相的先占地。这个大场地主要是用来修改一个菜、豆瓣、柿饼、干竹笋等加工场地,修建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快的话,十来天就能完工。

    又和前来公社的村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到是收获颇丰,另外方大娘那边会时常给他传递村里的八卦消息,不过亲自听的自然不一样。

    之后就是找几个公社干部商量幼儿园的事情了。因为这个幼儿园他打算直接在公社里面搞,公社的房子虽然老旧,不过这个质量真的没得说,真遇到地震绝对是村民们的房子先倒。

    一问之下,方文到是有些郁闷,居然没招到合格的老师。村里有些妇女到是比较感兴趣。不过这完全没必要啊,如果还是由村里的妇女过来当老师,那和孩子们在自己家里玩泥巴有什么区别,何必搞个幼儿园出来呢。

    追问其情况还是因为村里的文化程度高的年轻女人真的太少了,要找幼教专业的就太难了!对此方文也是毫无办法,而这边幼儿园的场地现在也没办法修缮,大家都是外行人。现在修缮出来估计也不合适啊。

    方文也只有无奈的想到看到时候能不能找薛镇长帮忙,原因就在于,一般情况下,村里的孩子考上好学校去外面读后,就会出示录取通知等把户籍迁到学校去,只要迁移户籍,政府直接有登记,也比较好查询村里有谁家里的孩子去读幼教专业了。而毕业后户籍可以挂到外面城里的人才交流中心等。虽然是集体户口,但户籍却算是城里人了。恩,村里人其实一直把户籍问题看得很重要。认为只有户籍迁移出了村里,才真正算是有出息了,又牵扯到境界的问题,其实大多数的村里人都向往外面城里的生活,年轻人更是几乎都向往外面的大城里,不然村里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情况,都是些留守的老人孩童,中年人也占了一部分,大多已经超过四十岁了。

    但村民们去了城市里打工却没有归属感,追其原因还是因为无房,最后就导致n多房奴出现,或是一些村民见在大城卖房实在没有希望,也就只把自己当成了城市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