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193章 烤红苕、竹筒饭(上)
------------
第193章 烤红苕、竹筒饭(上)
此地距离盛产野山椒的新店镇也就两个小时的车程,而新店镇已经是属于隔壁市的范围了,此市最出名的就是盐,在古代被称为盐城,川内自然没有大海,这个盐指的是井盐。
在古代盐商是超级富裕的,而这些盐商都以拥有一把宫扇为荣,这种宫扇是用竹子编制,所用竹丝比头发丝还要细上五倍,一个女工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编制出一把小巧的宫扇。
川内连如此精制的宫扇都能编制出来,一是因为竹子实在太多了,看着竹子就会想办法利用来;另外就是传统编制手艺普及得很广泛,村里的老人大多会编制背篓、篮子等等竹用工具,还有编制藤椅等等。而妇人们一般会纳鞋底,剪裁些家用衣服,织毛衣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二叔手巧,妹妹虽然没有接班,但手艺也是相当不错,众人围成一圈落坐后,妹妹就开口说道:“现在要用小刀把竹筒破开,约莫五毫米宽就可以了……”
说了一会方文就听懂了,他之前就已经见过,只是时间太久都很忘了,现在回忆起来,到是上手最快。
其办法用简单,就是竹筒的一边节头砍掉,然后切面上破成五毫米的小条子,因为另外一边的节头还在,这边破成了小条子,一挣开后就犹如一把小雨伞,接着从节头处开始往上编制,编制的时候可以根据送关的鸟儿大小来决定缝隙的宽度,接着一直编制到让我们休息一下在编。”小美女撅着嘴回道。
妹妹在旁边却是一脸的郁闷,现在不是她提议要休息的。
方文摇了摇头,笑道:“那就一起过来烤红薯吧。”说着就把柴火放下,然后让几女把枝条粗壮一些挑选出来,接着整齐的摆在青砖框子上面,原理就是,好比青砖摆出了房子的筐架,而这些木条就是上面的房顶。
几女顿时兴趣大起,素芬也跟着疯了起来,看得方文一愣一愣的,他就不信了,难道素芬之前没烤过红薯,估计也是现在这个气氛吧。
乡村的生活,能让人远离城市的喧闹,暂时忘却所有的烦恼,心安宁下来,呼吸着大自然的空气,入眼青水绿水,周围是稻田、土地……耳边响起的是知了声、鸟叫声、蛙鸣声、虫叫声……
心宁静了下来,精神自然就放松了,随着感觉走,敞开心房,不用去管头发是否凌乱,领带是否打正,皮鞋上是否有灰尘,什么都不要去管,彻底的放松下来……
一段时间,甚至只需要一天就够了,就算到时候你又回到喧闹的城市,进入繁忙的工作,身边的烦恼也接连而来,但这时候因为你所以的压抑都在之前的乡村生活中释放了,现在所有的一切就可以继续坦然面对。
这个道理和外面的游子一样,心累了就要回家待上几天,然后又回重拾动力,家是避风港,是疗伤的地方,而村里的生活也有这种功效……
“恩,把木条摆好后就把红薯放上了,一人一个人,选六个大点的放上去。”方文解说道,看几女那叫一个仔细啊,比着长度在那里掰枝条,虽说慢工出细活,但也要看场合嘛,换着方文来几把就能搞定,不过他是走的粗狂派路线,现在和几女的流派不同。
一看这情况,索性就回到厨房,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在外面灶孔加了几跟大竹棒子,接着就把里面煮好的红苕条子捞了出来,用米筛漏了漏水,就到外面坝子边晒了起来。
专心弄柴火的几女到是没注意到这边的情况,方文也不出声提醒,不然估计这还没开始晒呢,就会几女给抢来吃了。
这时候方文又走了过去,看几女也放得差不多了,就拿起一把稻草引火,稻谷草有个特点就是非常容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