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第2/5页)  残阳绝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实老祖宗的数学一直是这么教的,在著名的《九章算术》中,可以找到大多数生活问题的数学方法,比如如何测量田地,如何计算出笼子里的禽畜。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数学方法,这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改造我们民族的思维习惯,培养科学精神非常有用。但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地引导学生从具象学习抽象思维。

    接着周太暄又谈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目的。他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心智健康c身体健壮c具备多种生活常识c具有文明素养全面发展的健康公民。教育手段必须符合这个教育目的,如果我们的教育使受教育者痛苦,让他们性格扭曲,身体脆弱,使他们不是阳光善良,而是胆怯狭隘,那我们的教育就失败了。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我们要摒弃封建社会那种为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工具的封建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要讲究手段,那种为了提高所谓学习成绩而不择手段的教育必须改变,必须制止。我们要通过自然c美好c健康c善良的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自然c美好c健康c善良的孩子。

    1953年11月梅兰芳先生从朝鲜慰问回来,周太暄邀请梅先生到锦州演出,梅先生愉快地答应了。

    演出那天,周太暄带着一家人到剧院观看梅先生演出,演出结束后,周太暄和梅先生进行了长谈,向梅先生请教如何在北方推广京剧艺术。

    梅先生认为戏曲有很强的地域性,戏曲的唱腔c语言c舞蹈有很强的地方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戏曲,比如上海人爱越剧,苏州人爱评弹,安徽人爱黄梅戏,湖南人爱花鼓戏,辽西一带喜欢评戏。梅先生建议周太暄可以在评戏c二人转等民间文艺上用些心思。

    梅先生的话给周太暄很大的启发,送走梅兰芳先生后,周太暄和主管文艺的副厅长陆凡就发展辽西省民间文艺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

    陆凡抗战时期参加革命,曾任剧团编导,他对戏剧很有经验。陆凡同意梅兰芳先生的看法,他说:“评剧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也是北方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它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唱腔流畅,鼓乐优美,更适合人民大众的口味。目前锦西评剧院上演的《秦香莲》就不错,这出戏感人肺腑c催人泪下。秦香莲那勤劳c善良c娴淑c勇敢c坚强c不畏的高贵品质通过舞台艺术充分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周太暄对陆凡的讲话非常感兴趣,他说:“秦香莲的优秀品质是千百万劳动妇女的缩影,秦香莲的遭遇亦是旧社会广大劳动妇女命运的写照。我建议把《秦香莲》作为辽西省戏曲发展的重点剧目,从剧本c导演c表演c音乐c美术等方面加强提高,使其既有较强的思想性,又有较高的艺术性。同时,要发现培养一批演员,使他们能够认真研究人物,揣摩唱腔,充分发挥“白派”艺术的演唱特点,在表演上做到深挚真切,细腻入微,委婉悲切,要把秦香莲的性格发展表现得层次分明,个性突出。”

    这次谈话后,陆凡带着一组人员亲自到锦西县评剧院调研指导评戏《秦香莲》,在陆凡等同志的辛勤努力下,评戏《秦香莲》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1953年1月举行的辽西省民间文艺汇演上,锦西县的《秦香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扮演秦香莲的演员,她在演唱方面字正腔园,注重唱功技巧,对唱词也很有研究,声音圆润又动听,一时间,大街小巷人们争相传唱《秦香莲》。总之,《秦香莲》演出,一炮打响,引起了社会上对这个剧种的关注,社会各界纷纷予以好评。

    那次文艺汇演,除了评戏《秦香莲》,二人转演出也相当成功,参加演出的有《王姣鸾》c《玉堂春》c《白蛇传》c《三只鸡》c《王二嫂拥军》等优秀曲目。其中二人转演员白玉香特别引人注目,她戏路子宽,舞姿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