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第1/5页)  残阳绝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们先来到王宦臣和小赵所在的老乡家,这户人家是户中农,石头院墙齐腰高,一条石板路通往大门口,路两旁种着白菜,东屋的窗前还有一架葡萄树,葡萄已经没了,只剩下墨绿色的枝叶铺盖在架子上,葡萄架现在成了一个很漂亮的凉棚。

    周太暄和辛文章到来时,王宦臣站正在葡萄架子下面拉小提琴,还是那首《秋收》。

    灶屋的门半开着,一个二十几岁女子正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一边摘菜,一边入神地听着王宦臣的演奏,这女子就是这家主人老王头的媳妇,她叫。

    秀丽长得特别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鸭蛋脸,红扑扑的,再加上一件红底小花褂,就更动人了。大约七年前,村里流行一种怪病,秀丽一家人都莫名其妙地死了,就剩下秀丽一个人。村里还有很多人也是这样死的,人们传说是鼠疫,说是日本人战败前在这一带放了有病菌的老鼠。

    秀丽家人死了以后,村里的好心人看着秀丽一个人过日子挺可怜的,就把她和老王头往一起撮合。秀丽无依无靠,知道老王头是个老实可靠的人,也就勉强同意了。

    见到周太暄和辛文章,回头冲屋里喊了一声:“当家的,工作队来人了。”

    王宦臣拎着小提琴迎上来,笑着问:“周队长,你怎么来了?”

    周太暄笑着说:“我来看看你们怎么样。”

    “挺好的,你看他家的院子挺漂亮,这儿还有个葡萄架子,可以乘凉。”

    老王头从屋里出来了,他大约四五十岁的样子,中等个儿,脸晒得黑红黑红的,背有些驼,他上身穿白色坎肩,下身穿一条宽大的黑布裤子,裤脚卷起,脚穿一双布鞋。“周队长来了,里边请,里边请。”他憨笑着站在门口把周太暄往屋里让。

    周太暄快步走上前和老王头握手:“老王,我们工作队给您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老王头说着把周太暄让进屋,进门是灶屋,灶屋左边有一个屋,现在是王宦臣和小赵住。老王头把周太暄让到右边的屋子。周太暄在炕沿上坐下来,含着笑端上一碗开水,放在周太暄手边的炕桌上,然后转身离去。

    望着秀丽的背影,周太暄笑着对老王头说:“你女儿真漂亮!”

    老王头两手不自然地搓着,不好意思地嘿嘿笑道:“周队长,让你见笑了,那是俺媳妇。”

    “对不起。”周太暄一听,连忙向老王头道歉。

    和老王头儿随便唠了一会儿,周太暄起身告辞。出来时,看到等在外面的王宦臣和小赵,周太暄叮嘱了几句:“小王,小赵,要多帮老乡干活,要注意群众纪律,特别是老王头家还有个如花似玉的媳妇,举止言谈,穿衣戴帽都要特别注意。”

    王宦臣和小赵点头称是:“周队长,您不要担心,我们绝对不会做给工作队抹黑的事儿。”

    周太暄走访了十几户人家,天快黑了才回家。一进屋,陶杏生就迎上来,着急地说:“太暄,你可回来了。”

    周太暄以为出了什么事,紧张地问:“怎么,出了什么事?”

    陶杏生皱着眉头说:“我要解大手,他家没有厕所。”

    周太暄松了口气:“原来是找厕所,我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陶杏生埋怨到:“还不是大事?我都憋了一天了。”

    周太暄笑着安慰妻子:“我马上给你找厕所。”

    说着周太暄转身走了出去,找到朱国武,问他:“老朱呀,你家的茅房在哪里?”

    朱国武指了指猪圈说:“在猪圈里。”

    见周太暄有些疑惑,朱国武带他到了猪圈。朱国武打开猪圈侧门,门口处有两块踏脚的大石头,石头之间盖着一块木板,木板上钉着一根长棍作为手柄。

    朱国武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