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精干力量。”
周太暄很兴奋:“卓夫同志,快带我去见汤菊中同志。”
“好,我带你去。”彭卓夫穿好衣服带周太暄走出去。
周太暄和彭卓夫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快步走着,周太暄对彭卓夫说:“卓夫,你给我讲讲汤菊中的故事。”
彭卓夫笑道:“他可是传奇人物,大革命时期润之就说他是个人才。“马日”事变后,他成了国民党政府的通缉要犯,亡命他乡。菊公逃到南京,以教书为掩护,为的“互济会”工作,负责营救南京监狱中被捕的同志。国民党上层人物喜欢附庸风雅,菊公是著名的才子,精通诗文书画,很得上流社会赏识。他通过国民党上层名流聚会结交了很多有权势的人物,利用同这些权贵的关系,营救出了很多著名的党人。韶山支部的第一任书记毛福轩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枪毙,菊公冒着天大的风险,到刑场为毛福轩收尸,并掩埋。后来菊公又辗转西安,做国民党上层工作,不幸被捕入狱。被营救出狱后,菊公先在韶山山霞岭创办了复兴中学,又在紫林创办了宗一中学。
宗一中学成立不久,党人彭立人等四人被国民党正义军以“”名义逮捕,即将处决。在此关头,菊公找到了正义军司令何际元,劝他放了彭立人等人。何是菊公的老同学,又是同乡,在菊公劝说下,他放了这四个党人。可没多久何际元又反悔了,他让手下把那几个党员又抓了回来,准备秘密杀掉。菊公得到消息,火速返回何的司令部,以死相逼让何放人。何际元无奈,只好把四个党员交给菊公,菊公亲自护送被捕人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不久前,王震的九旅欲穿插湘中地区南下,当时湘中的长c潭c宁c益c安化c衡阳等地县以上的城市均为日军占领,九旅只能从国民党正义军的防区通过。为了使九旅顺利通过,党组织找到汤菊中,让他去游说正义军纵队司令何际元,为九旅让道。菊公不顾个人安危,再次去找何际元,向何晓以大义,终于说服了何际元令正义军后撤。九旅顺利地通过了正义军驻防的地区。
此前,菊公还把生活困窘的毛泽覃的遗孤毛楚雄从韶山冲接到学校读书,并用自己的薪水负责他的一切费用,直到九旅北上时,菊公才把毛楚雄送交359旅。”
听罢彭卓夫的介绍,周太暄不禁赞叹:“菊公真是侠肝义胆啊!”
转过一座小山,来到一个郁郁葱葱的小山坳,山坳中有一座农舍,土坯墙,屋顶铺稻草,中间是堂屋,堂屋两边各有一间正屋,东西两侧还各有厢房两间,正屋c厢房,加上前面的水塘和后面的山林,正好围成了一个漂亮的院子。
彭卓夫指着草屋说:“这就是菊公的家。”来到院子里,彭卓夫高声喊着:“菊公,菊公。”
听到喊声,汤菊中从灶屋的门口探出他那颗大脑袋,看见彭卓夫,他快步走了过来,笑着说:“我老婆让我帮他拉风箱做饭。”
彭卓夫笑着说:“菊公,您接着拉,我们不着急。”
汤菊中指着周太暄问彭卓夫:“这位是?”
“他就是周古稀的大儿子,周鼎勋的哥哥周太暄啊!”
汤菊中惊喜地紧紧握住周太暄的手:“周太暄,我见过,那时还是个细伢子。长大了,一表人才啊!”
汤菊中拉着周太暄的手走进堂屋。堂屋正中靠墙摆着一张黑漆八仙桌,桌子左右各摆了一张木质扶手椅。汤菊中让彭卓夫和周太暄坐扶手椅,周太暄不干,他拽着汤菊中的胳膊把他按在扶手椅上,自己随手拖过一把竹椅坐在汤菊中跟前。
汤菊中深情地望着周太暄,十八年过去了,周太暄已经二十四岁,看到周古稀的儿子已经长这么大了,汤菊中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周古稀有一个精明强干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事业,革命后继有人,难过的是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