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第1/4页)  残阳绝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44年五c六月间,日军侵占湖南省城长沙后,接着进犯衡阳,桂林动摇。机关c学校c居民纷纷开始疏散。

    前方不利的消息不断传来。韩梅村心急如火,夫人即将临产,房子到现在还没卖出,逃难的钱怎么解决?此时,他心存侥幸,衡阳到桂林还有七百多华里,鬼子不会很快打过来,还是等房子卖了再走。

    九月初,湘桂边境黄沙河沦陷,桂林危在旦夕,韩梅村被迫带着全家,和数以万计的桂林居民,以及由长沙c衡阳逃难的十几万难民,一起向广西西南山区逃难,难民的遭遇惨不忍睹。

    这一带的国民党军队有三十多万人马,日侵略军只有三个师团,至多五万人,国军竟像鸭子一样被追赶得四处逃窜。此时住在桂林的蒋家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发了国难财的富商们纷纷乘火车或汽车搬家,他们所有家具什物都搬上了车,有的去重庆,有的去昆明,最近的也到了贵阳。他们一路上舒服安全,到了目的地更是肆意享乐。

    从前的韩梅村虽然同情百姓,但那时他是以俯视的心态在看百姓,如今他第一次落到了最底层,属于最底层,他深深地感到,这个不合理的旧社会制度是为有钱有势者生存的制度,有钱有势者生,而且生得舒服,无钱无势者死,而且死得受罪。

    这个制度的可怕还在于它而产生了一种文化,一种让底层也认为不合理是天经地义的文化观念。民众认为有钱有势光荣,是强者,只有强者才配在这个世界生存,没钱没势是弱者,弱者是刍狗,他们的命运就是为强者服务,否则就是该死,甚至死了也不值得同情。韩梅村深感这个制度c这个文化已经完全腐败,完全失去了人民大众,抗战已经失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眼前的一切乱象就是证明。

    防守桂林的国民党军队,在日军赶到桂林之前就开始放火烧城外的房子,美其名曰“扫清射界”,并为桂林城防修了不少工事。敌人刚接近,守城部队望风而逃,日军只在局部地区遇到零星抵抗。

    九月十二日,韩梅村承蒙一个在桂林兵工厂工作的亲戚照顾,在桂林北火车站乘上了火车。他全家的车位是火车的顶蓬,车顶用树皮搭盖成人字形棚子,韩梅村一家人好不容易才爬上去。能在车顶已经不错了,有很多人用绳子把木板挂在列车底部,人就趴在木板上,他们随时都有掉下去被列车压死的危险。

    逃难的人太多,桂林南c北两个火车站人山人海,车站轨道被列车占满,韩梅村所乘的这列车等了十多个小时才开动。从桂林到柳州有四百华里,中途各车站轨道都被装着机关c学校c难民的车辆占满了,列车走了三天才到柳州。到柳州后,火车从柳州北站到西站用了四天,原因是铁路方要买路钱,并以钱的多少决定开车顺序。

    这七天时间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柳州的天气一会儿烈日炎炎,一会儿狂风暴雨,韩梅村一家在车顶上饱经风雨烈日的煎熬。

    列车走走停停,所到之处人满为患,满地大小便,太阳一晒臭气难闻。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奄奄一息病人和倒毙路边的死人。看着这种惨象,韩梅村担心他一家迟早也会死在路上。

    身上的钱也快花光了,无奈之下,韩梅村只好背了暂时不穿的衣服到柳州街上卖给投机商。这些投机商廉价收买衣物后,据说运往贵阳c重庆c昆明等地卖高价。

    幸好韩梅村找到了一个柳州的朋友,这个朋友花了大价钱让韩梅村一家坐到一辆先开的列车顶上。两天后火车开到宜山。

    韩梅村想起他在五十二军时的熟人,他带一家人下车,找到了曾在195师当上尉副官的周某,托他租了一匹马。韩梅村爱人抱着刚满两个月的小儿子骑马,请人挑着简单的行李,韩梅村带着五个能走路的孩子步行了两天到达九渡。

    九渡是52军副军长覃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