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第2/4页)  残阳绝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人都要劳动,人们也只有劳动才能生存,不劳动者不得食,由于生产资料为社有,人人平等地劳动,所以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那是个最人道,最符合人性的社会。”

    周太暄的话让大家十分激动,张俊楚兴奋地抱起周太暄,把他摔倒在地。

    周太暄高兴地从地上爬起:“俊楚兄,你这是什么功夫,小弟也想学习。我们立志改造世界,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搏击的本领。”

    “太暄说得对,我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搏击的本领。”其他几个同学附和着。

    张俊楚表示赞同:“太暄说得好,你们如果愿意学,每天晚上就到这里,我教你们练武。今天太暄讲的道理应该是党的道理,我是赞成的,不知其他同学什么看法?”

    其他几个同学齐声表态赞同。

    陈正凡非常兴奋:“如果这样,我们几个同学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了,我们干脆组织一个小组,就叫岳云主义小组!”

    周太暄考虑后说:“我看还是不要过于声张,国民党政府目前对党采取斩尽杀绝的政策,江西的红军现在也不知道走到何方。我看我们不如取名岳云武馆,以强身练武之名,在思想c组织方面积极准备,形成我们自己的势力,为在实现主义而努力。”

    张俊楚:“太暄的建议很好,毛润之先生在江西井冈山搞了个根据地,我们几个人也可以走毛润之先生的路,搞根据地。”

    周太暄:“我同意!不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要做具体准备。根据地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军事,二是经济,三是文化宣传。我们几个人可以这样分工,张俊楚c陈正凡二人负责搞军事;易扬喜c张鹏负责经济;我和赵家仁负责文化和宣传。”

    众人表示同意。自此,一个由六个初中生组织的,以主义为理想的准组织就这样成立了。

    1936年初,初中上半学期结束,周太暄以优异成绩跳级,考入文艺中学初中二年级。临别,六位志同道合的好同学相约以湘云武馆名义发展力量,待时机成熟上山建立根据地。

    进入文艺中学,周太暄以湘云武馆名义物色有进步思想的同学练武,在练武中试探同学的政治态度。很快在周太暄周围聚集了几十名同学,他们学习优异,尚武健壮,思想进步。

    周太暄的所作所为引起了一个同学的注意,这个同学叫李义。李义十九岁,他的哥哥李仁在日本留学时与几名同乡加入日本党,日本党被取缔后,他们几名党员返回故乡,以日本党小组的名义继续主义活动,并发展党员。李义已被李仁发展为党员,李仁给他的任务是在同学中物色进步同学,发展党的组织。

    这天李义把周太暄在学校的表现跟哥哥讲了,李仁想了一下,拿来一本书说:“你找机会在他面前读这本书,看看他什么反应。”

    李义一看,是曹谷冰写的《苏俄视察记》,他明白哥哥是想用这本书试探周太暄的政治态度。

    一日,周太暄正在自习室读书,李义在周太暄身旁的空位上坐下来,然后掏出那本《苏俄视察记》装作认真地读起来。

    周太暄已经注意到李义,这个比他大四岁的同学学习刻苦,沉默寡言,一副负有使命的神秘样子,周太暄很想知道他那副神秘面孔背后的思想。周太暄瞥了一眼李义手里的书,里面的“苏俄”二字立刻吸引了他。周太暄碰了一下李义的胳膊,李义似乎从文字中走出来,他眨了眨眼,对周太暄露出笑容。

    周太暄笑着问:“你读的什么书,我可以看看吗?”

    李义把书递给周太暄。

    周太暄接过书翻了翻,立刻沉醉其中。李义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没有打扰周太暄,自己悄悄地走出阅览室,直到他估计周太暄应该读完了才返回来。

    周太暄一口气将书读完,正在掩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