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第2/4页)  残阳绝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的一员了,连开始对他充满敌意的周鼎勋也在不知不觉中和庞卓武玩到了一起。

    当庞卓武提出让李淑媛嫁给他时,李淑媛并没反对,只是说:“古稀刚过世,你要有心就再等我几年。这个事情我还要跟我的大儿子周太暄商量,这孩子很倔,我很担心他接受不了。”

    长沙湘江边有一家《湘沅旅馆》。旅馆有四层,每层六间客房。旅馆的老板叫陶佩文,老板娘叫张谦蓉。他们育有一双女儿,大女儿生于1918年五月,五又叫蒲月,所以取名陶蒲生;二女儿生于1923年二月,二月叫杏月,取名陶杏生。陶佩文是有名的美男子,眼窝微陷,鼻梁直挺,面部轮廓清晰柔和,人称“陶大洋人”;张谦蓉也是远近闻名的美人,她端庄秀丽,脸上永远挂着美丽的笑容。他们的一双女儿继承了父母所有的优点,姐妹俩像两颗含苞待放的蓓蕾,人们经过她们身边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多看几眼。

    1930年,陶蒲生已经十二岁了,读省立第一师范高小一年级,陶蒲生品学兼优,每学期都是年级第一名,她的作文尤其好,深得国文老师刘寿祺喜爱。

    一日刘寿祺出了一个作文题目《论新青年》。作文收上来后,陶蒲生的作文让他爱不释手。陶蒲生在作文中说:“我等今日之少年就是明日的青年,明日之青年当为新的新青年,新的必是平等自由的,新的青年必然摈弃旧时代之污浊观念,读书不为升官发财,为的是在平等自由的新通过劳动创造价值,通过劳动过上平等自由的日子”

    刘寿祺把陶蒲生叫到办公室,他笑眯眯地看着陶蒲生。陶蒲生剪着童发,身穿对襟洋布上衣c白裙子,脚穿黑布鞋白袜子,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像晴空夜晚闪亮的星星,她笑起来露出一对迷人的小酒窝就像刚刚绽开的玫瑰花。

    小姑娘脸上带着天真的笑容:“先生,您找我?”

    刘寿祺楞了一下,扶了扶眼镜:“是的是的,我看了你的作文,写的很好!”

    “先生给我的《新青年》我已经读过了,我特别喜欢陈独秀先生和李大钊先生的观点。”

    刘寿祺满意地点点头:“看得出你的文章中有陈先生和李先生思想的影子,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激情地表达出追求进步的情感,难能可贵!古人讲究道德文章,写出好文章首先要做好人,要志存高远,要行为端正,然后才是文字的表达。对于文字表达,陈独秀先生认为,首先须言之有物;第二,不模仿古人;第三是须讲求文法;第四,不作无病之呻吟;第五,务去滥调套语;第六,不用典;第七,不讲对仗;第八,不避俗字俗语”

    陶蒲生皱着小眉头认真地听着。眼前这个面容清癯c戴近视镜c高个子老师在这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心中一点点化作一座渊博且伟大的山峰,她盼望自己将来也成为刘先生那样人。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1932年。《湘沅旅馆》的生意在老板陶佩文和老板娘张谦蓉的辛勤打理下还算过得去。小女儿陶杏生已经读到小学二年级,这孩子整天无忧无虑,放学回家把书包往屋里一扔就跑出去玩耍。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总要喊上好几遍才气喘吁吁地回家吃饭。

    张谦蓉常常责怪小女儿:“你这个疯妹子,整日只知玩耍,不学学你姐姐,年年都是第一名。”

    陶杏生乐呵呵地反问:“妈妈,姐姐得第一名就可以了,你要那么多第一名做什么?”

    望着无忧无虑的小女儿,张谦蓉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张谦蓉已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她听人说粤汉铁路很快就要通车,如果火车通了,客人过江不经过渡口,旅店的生意就难维持,她非常为一家人的将来担心。

    让张谦蓉操心还有她的大女儿陶蒲生。大女儿学习优秀本来一直是她的骄傲,不过女儿高小毕业后的选择却不由得令人担心。陶蒲生本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