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第2/3页)  残阳绝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言。

    “好!写得好!菊中同志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毛先生看罢连声称赞,接着毛先生看了看大家,“同意这个宣言的同志请在宣言上按个手印。”

    周古稀随着在场的人一道在宣言上按了手印。

    “雪耻会”作为公开的群众组织迅速开着各种活动,他们开展演讲,散发传单,游行示威,检查洋货,禁止销售洋货。当时农村闹粮荒,毛先生领导雪耻会成员发动农民与地主和粮商展开粮食斗争。在汤菊中带领下,雪耻会会员们深入乡村发起阻止粮食外运和平粜运动,要求地主减轻农民的租粮负担。

    周古稀依旧挑着货郎担游走四乡,不过他货郎担里除了商品,还有传单,那些传单随着货郎担的足迹传遍了城乡各个角落。

    后根据毛先生建议,将各乡雪耻会更名为农民协会,周古稀由于有点文化,会做买卖,便做了农会的会计。

    在银田寺,农会阻止了大地主成胥生将粮食外运,成胥生到省里告发,赵恒惕派兵,毛先生被迫离开,雪耻会会员暂时停止革命斗争。

    北伐开始后,一度低落的农民运动又蓬勃兴起,大有燎原之势。

    一天,汤菊中兴冲冲赶来:“古稀兄,快看看毛先生写的文章,这是难得的好文章!”

    周古稀接过来一读便不忍释手。

    毛先生在书中写到:“乡村人口中,贫农占百分之七十,中农占百分之二十,地主和富农占百分之十。贫农群众,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七十,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没有贫农阶级,决不能造就当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地主的体面威风,扫地以尽。地主权力既倒,农会便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真正办到了人们所谓“一切权力归农会”。”

    周古稀从此全身心投入到农民协会的工作中,他有生第一次感觉翻身做了主人。从六岁被赶出家门,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十年,这四十年他吃尽人间的屈辱和劳苦,如今他终于可以仰起头做主人了。过去那些瞧不起他的达官贵人地主老财如今见了他都强装笑脸点头哈腰,他终于等到了扬眉吐气的一天。

    一天汤菊中来到农会对周古稀说:“古稀兄,我们要动一动夏家湾那个李省三。”

    周古稀:“这个家伙早就该动了。”

    “我们决定派你去夏家湾,你作为县农会的,发动那里的群众,搞农会,斗争李省三。古稀兄,你到那里一要斗争,二要讲究斗争策略和政策。农民群众多年深受土豪劣绅的压迫,心中的积怨很深,他们有很高的斗争精神,但也容易头脑发热。现在有些地方出现了乱抓乱杀的现象。根据农会大会精神,处决土豪劣绅必须经过县农民协会c县政府c县党部和群众团体组成的特别法庭审判。古稀同志,你一定要把好这个关,在杀人这个问题上要谨慎。人头不是韭菜,人杀了就再也不能复活。”

    周古稀郑重地点点头,然后返回到家中收拾行李。

    媳妇李淑媛问:“古稀,你这是去哪里?”

    “夏家湾。”

    “做什么?”

    “斗争李省三。”

    李淑媛大惊:“要不得,要不得!”

    周古稀皱着眉头问:“为何要不得?”

    “人家财大气粗,有权有势,惹了他还有我们的好?再说,我是夏家湾人,不管怎样李省三也算是我的李氏本家,你去搞他,族里的人会戳我们脊梁的。”

    周古稀很生气:“你怎么这么糊涂,你把李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