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情同父女情同情人
香港。中环德辅道中。顺安商业大厦。香港中华实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吴景文接到在**市公安局任职的过去中学同学的长途电话,得知当年自己初恋初婚、结发妻子陈婉如和年幼可爱的儿子有了消息,而且就在**,兴奋不已。激动地说:
“谢谢!老同学,太感谢啦!哦?现在还不确定?哦,是这么回事儿啊。嗯,嗯,好的。老同学啊,辛苦你了,求求你、拜托你啦,再帮我找找,一定要找到她们母子俩。我再给你汇过去十万块钱,不不不,应该的,你必须收下。好了好了,不说了,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啦。再见。”
放下电话,吴景文喜忧参半。
“景文兄,快跟我说说,婉如和孩子到底找到没有啊?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赖宏仁急切地问道。
“好,好的。我的老同学费了好大的工夫和力气从海淀区羊坊店街道办事处查到了婉如后补的档案,办事处一位比较了解情况的老同志说起了婉如对他讲述的那段经历……”
由于当时陈婉如带着孩子在贵州都匀偏僻的乡下,位于大山深处的卫生所工作,各方面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难困苦。一年多以后的春天,她们母子俩都生病了,尤其是孩子,瘦成了皮包骨。身为医生的陈婉如清楚地知道,再这样下去,极度缺乏食物、必须必要的营养和患病的孩子必死无疑。1971年的夏天,实在没有一点办法的陈婉如带着儿子没有向任何人打招呼,偷偷地离开了大山深处的卫生所,从贵州回到**父母的家里。因为没有档案,所以两年多找不到工作。她多次去街道办事处要求安排工作。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同情陈婉如,但是必须要有档案才能安排工作。陈婉如说,本来有贵州的县市省三级组织部门同意她调回**工作的调令,却在回**的拥挤混乱的火车上丢了。办事处答复,如果能补齐从小学、中学、大学到贵州工作的履历,形成一份新的档案交给街道办事处存档,就可以安排工作了。两个月以后,陈婉如补齐档案(小学、中学、大学的证明材料是陈婉如分别去三所学校开出来的,有教过她的老师证明与学校的公章。在贵州工作几年的履历,是真实的。但是,县市省三级组织部门同意她调回**工作的调令是陈婉如自己伪造的,公章是她花钱找人私刻盖上去的)。有**户口和档案,办事处安排陈婉如在一家生产各种钉子的街道五金厂工作,做仓库统计员兼医务室医生。幸亏陈婉如留了个心眼儿,离开**时,没有把她和孩子的户口迁到贵州去。否则,在那个时代,工作和每个月必须购买的粮食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唉!都是因为当年我这个现行反革命分子,影响了婉如的前途,毁了她的一生啊。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还差点死了。我是她们母子的罪人啊。”吴景文悲痛地深深自责。
“景文兄,现在你就不要自责了。赶快找人啊,去那个五金厂不就能找到婉如了吗?”
“我那老同学派人去找过了。因为建设铁路西客站,五金厂早就拆迁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或是解散了。”
“哦。那就到婉如父母家去找啊。”
“去过了。我岳母在82年5月胃癌去世了,岳父是因为心肌梗死在94年初去世的。婉如父母家是一座八间房的私产小四合院,也是因为建设铁路西客站拆迁了。婉如得到了二十多万元的房屋拆迁补偿款,带着孩子不知去向。”
“去当地派出所查户口登记,不就能知道婉如搬到哪里去了吗?”
“宏仁兄,去羊坊店派出所查过了。婉如和孩子的居住所在地原地没动,还是现在已经没有了的那个住址。”
“对了。景文兄,再去羊坊店街道办事处去找哪位熟悉婉如情况的老同志问问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