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中秋(第3/3页)  重回八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种广播,收费两毛钱。那是一种八寸的黑色纸片,最简陋的喇叭,就是一个盆状的播音纸,中心一小块铁片,两个焊点连着两条细导线,一条连接广播信号,另一条地线引到地上土里。

    这种最原始的广播喇叭播放时间完全有乡广播站控制,每天中午十二点下工时开播。两点结束,晚六点广播,八点半结束。内容主要是自编的小栏目,转播新闻,什么科技小知识,养殖小知识之类,也有歌曲戏曲栏目,农民最关心的还是天气预报。可拿天气预报总是说得云山雾罩的,什么西伯利亚寒流,什么高压脊,什么涡槽,这种气象分析对老百姓来说,没人听得明白。

    广播节目不算太多。可它搞个开场曲音乐就很吓人。农民下工时不看钟表的,中午时候,天晴看太阳,天阴就约摸着肚子饿了就回家,现在自田自地,没有队长喊出工了,很自由。这刚要淘米做饭,门后就呜哇一声,广播开始高唱东方红开场曲,还是音量没控制好那种,包巳以前听说奶奶就不止一次被吓得摔倒。

    这种广播还有个特点,音量是可以由广播站和用户终端共同控制的。广播站自然可以调节播音设备音量大小,另一头的农户也可以。天气干旱时,土壤水分少,音量就低,在地线处倒些水潮湿一下,音量就上来了。

    二姐家的姐弟大些,那个宝贝还保存着,依旧可以使用,这可是全家唯一的娱乐工具。包巳家就不行了,那玩意老早就被包巳拆开了,撕开黑色薄纸,看那个中心圆片为什么会发音?当然了,挨揍是必然以及肯定的。

    二叔家的喇叭就高级多了,他买的是一款高级货,是一个八寸的喇叭,外面有金属护架,后面还有个大块圆形磁铁,据说好几块钱。包巳后来对喇叭已经没了兴趣,却对那块磁铁觊觎很久,以至于二叔用木片制作一个大木匣子,面板上还雕刻个大大的五角星,用红纸贴上,挂在梁头上醒目的位置,时时监视着。

    包巳早已不玩这种低级的东西了,但对歌声传回村里,还是很自豪的!拉着车子走过二姐身边时,小声说:“吃晚饭再跟你说!”

    农村人活计多,喜庆中秋的正宴都是中午举办,说得好听,也就是杀只鸡煮点儿肉完事,剩下的肉汤鸡汤,统统混在一起和面,掺上一把芝麻,摊上薄饼,就是本地的特色食品——焦馍。其实,就是一种五香煎饼,放在火上烤一下再吃,咯嘣脆,给小孩子留下一辈子的回忆。

    晚饭的赏月活动更简单了,就是晚饭后,每人发块月饼,也没有苹果,有时会给个生梨疙瘩。包妈就说:“大月亮头的,加班把粪肥拉出去,不耽误明天走亲戚,大雨要提前了就麻烦了。”

    包巳没法,只得继续锻炼腿杆子。

    (本章完)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