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明君辨是非(第2/3页)  初唐傻小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皇上,已经找过了,大夫说她急火攻心引发了旧疾,恐怕时日无多了,今早我刚给她喂下汤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了!”

    “恩,朕这就叫御医来为她医治,宫中所有名贵丹药也可供她随意服用。”

    “谢皇上隆恩。”

    就在这个当口,一直没有发言的李泰忽而请命道:“父皇!儿臣请求正式认这位烈士的娘亲做干娘,对其早晚侍奉,以慰烈士在天的英灵,请父皇准许!”

    “恩,好!泰儿的一番美意令朕欣慰呀!朕焉能不成全?传朕的旨意,册封这位老妇人为五品诰命夫人,着令皇四子李泰替烈士尽孝,以表朕抚恤之意!”

    “谢父皇恩典!”

    李承乾还没回过味来,还在向李世民辩解:“父皇,这个老太婆根本就不是什么忠烈的亲眷,她就是三弟从道边捡来的一个老乞婆,您可不能信哪!”

    “哼!”李世民转过脸来,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拂袖而走。

    “哎!父皇!”

    此事告一段落,李世民回到皇宫,令群臣散朝,只把房玄龄留了下来。

    李世民神情黯然,对房玄龄道:“玄龄,朕知道你一向力主扶持太子,可太子行事失德,深负朕心,朕实在有些心累了,朕怕百年之后,这江山社稷会毁在他的手上啊!”

    房玄龄慌忙跪倒在地,“皇上,太子不可废呀!太子虽有缺点,但并无大过呀,他天资聪颖,若得到正确的教导,还是可以改正的,请皇上再给他一些时间吧!更何况现在皇后娘娘病势沉重,您怎能忍心在这个时候再让她遭受打击呢?”

    这一句话说中了李世民的心事,“唉!”他长叹一声,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点了点头,“好吧!”

    说话间,报事的太监走进来,“皇上,吴王殿下和吐蕃婚使禄东赞在宫外求见!”

    “宣!”

    “是!宣吴王、吐蕃婚使觐见!”

    少时,李恪带着禄东赞步入殿内。

    两人施礼毕,李世民就问道:“恪儿,你带着吐蕃使者入宫见朕,莫不是你已成功说服他投效朕了?”

    李恪回道:“父皇,吐蕃使者确已答应投唐,可他却向儿臣提了一个条件,儿臣不敢擅自做主,这才把他带来,请示父皇。”

    “哦?使者有何条件?尽管直说便是!”

    禄东赞又毕恭毕敬地施了一礼,把最后一试定去留的想法委婉地向李世民说了。

    李世民欣然同意,“使者的条件合情合理,朕岂有不答应之理?这便准你所请,三日后,朕会举行六试婚使的最后一试,请使者做好准备吧!”

    “多谢陛下,无论臣能否最终通过婚试,无论臣将来留在大唐,还是回到吐蕃,臣都将感念陛下今日的恩遇,竭尽所能为大唐效力,为陛下效忠!”

    “恩,好!使者的忠心朕了解了,为了避免再横生枝节,这几日就请使者留在宫中吧!”

    “谢陛下隆恩!”

    李恪见事情已定,便向父皇告退,只身退出皇宫,回奔吴王府。

    此时,岑文本、张小七、程怀亮众人都在吴王府的前殿等候呢。

    张小七唉声叹气、忧心忡忡,“唉!都怪我!都怪我呀!非要起幺蛾子,还指望太子能帮咱们,这下可好,弄巧成拙,没能安抚好伯母,反而把她害惨了!早知如此,当初我就该老老实实把真相告诉她呀!唉!我对不起老三哪!”

    程怀亮也是一脸愤懑,“伯母的事情就甭提了,更可气的是,太子干了这么缺德的事,居然没有受到皇上的丝毫责罚。还有那个魏王,见风使舵,偷奸取巧,咱们辛辛苦苦奉养老三的娘亲,这功劳反被他摘了桃子!皇上还大肆褒奖他,可对殿下却连一句暖心的话都没有,他也太偏心眼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