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蒲公英治愈皮肉伤 贾立信难改偷窃病(第1/2页)  酸枣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贾仁走后,他老婆把贾立信抱回屋里,小心翼翼地褪下孩子的裤子,一看那被柳树枝条打得纵横交错,如同熟透的梨瓜似的小屁股,心疼不已,眼中不由落下伤心的泪水。贾立信趴在炕上,咬着牙,眼中也噙满了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可就是没有掉下来。

    贾仁老婆烧了一砂锅蒲公英煎的水,等晾凉了,她就用一块棉布蘸了蒲公英水,一点一点涂抹伤口。此后的十多天里,贾立信就在家里疗伤,没有出过大门,自然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贾仁以为这顿毒打让孩子变乖了。

    在贾立信的伤完全好了以后,贾仁就带着他去了王先生的学堂。王先生也听说了贾仁用藤条粗暴教训儿子的事情,现在见到贾立信,也就没有说过多的话,只是说:

    “改了就好!改了就好!毕竟是小孩子家家的,你也下手忒狠了点。”

    贾仁说:“我实在是气糊涂了!都怪我平时疏于管教,让王先生费心了。”

    王先生给贾立信布置了功课,让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贾立信也真的老老实实地坐下来读书写字了。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学堂里又开始丢东西了。王先生一开始并没有怀疑贾立信。又过了几天,学堂里几个较大一点的同学经过暗中观察,还故意设下陷阱,贾立信果然中计,被同学抓了现行;并且他们还经过跟踪,摸清了贾立信藏匿东西的地方。

    原来贾立信把他偷来的东西都藏在上学途中经过的一处土崖上挖的小洞里。当同学们把这个小洞里的东西全部查抄收集,拿回来摆放在学堂里一张桌子上时,连王先生也大吃一惊了。满桌子杂七杂八,有们用的小刀、毛笔、零食,还有黄黄的杏子,青青的苹果,从地里拔来的蒜头、萝卜,甚至还有三个发霉了的鸡蛋。王先生看着这一堆大杂烩,又面对着低头站在一旁的贾立信。老先生在桌子旁呆站了一会儿,他的目光在这堆东西与贾立信脸上来来回回扫视了几圈,然后,一言未发地出了学堂门,从自家厨房里拿了一只口袋,叫两个把这些东西都装进口袋里。之后,用一只手提了口袋,另一只手牵了贾立信,直接去了水滩里,把他连人带物交到了贾仁手里,临走给贾仁只留下了一句话:

    “你这孩子我教不了,从现在开始就不要到学堂里来了,这学期的学费我也不要了。”

    说完这话,王先生就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贾仁紧着上前去拉王先生的胳膊,一边声音发颤地央求王先生在家坐一会儿,等吃了午饭再走。王老先生却态度坚决地推开贾仁的手,来了句:“孺子不可教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贾仁知道这回王先生是真的动了肝火,态度决绝无可挽回了。他看着眼前目光游移不定,两只手在大腿两侧不停抓挠的儿子与放在桌子上的一堆乌七八糟的东西,彻底的没了脾气,只感到浑身无力,欲哭无泪。

    儿子的这个小偷小摸的毛病他心知肚明,上次他把儿子打了个半死,也没有改正过来。平时在村里的时候,因为偷拿村里人的东西也没有少吃苦头,几乎是挨打、饿饭、罚站、罚跪都使用过了,可是收效甚微。这孩子让他在村里人面前丢尽了颜面,三天两头给人家说情下话赔东西。村里人当着他的面时嘴上说着:

    “孩子还小,长大懂事了就好了;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娃娃长大了有出息。”

    可背后早就议论纷纷,说什么话的都有;有人说:这孩子生在“贼”字上,一辈子也改不了一个“偷”的毛病;有说的委婉的:这是我们大家上辈子欠了这娃的债,这辈子他是向大家收债来了;也有说贾仁两口子生的娃太多,只是埋头忙活了地里的农活,没有时间教育;从小又没有关心爱护,在引导孩子品行方面出了问题的。

    面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呢?贾仁几乎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