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风云突变(第2/3页)  国殇——旧时堂前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是忠心耿耿,岂有二心做出那忤逆之事?宋公如若再继续妖言惑众的话,那本王也只有送客了。”

    “好一句忠心耿耿。”刘裕冷笑一声,又向四下里看了看,轻声道:“王爷,此间再无他人,有些话就不如直说的好。想王爷您的德行才识哪一样不是在皇上之上,无非是他长您幼,才使您屈居于琅琊王之位。非但如此,他司马德宗继位之后便对琅琊王氏一族听之信之,此番更是任由他王尚儒胡作非为,目无王法。如此下去,真不知这晋室江山究竟是姓司马还是姓王。”

    司马德文此刻才算松了口风般地说:“当年王导助元帝南渡,巩固朝纲的确立有汗马功劳。但时至今日那琅琊王氏一族也无甚太大功绩却依然作威作福,更是有‘王马共天下’之言,实属嚣张。我也曾想过要整治王氏一族,无奈皇兄对其甚是倚重,我又无实权,只能任其猖狂。”

    见司马德文如此透露口风,刘裕更是趁热打铁般地怂恿教唆道:“既无实权,我们便夺来实权。”

    司马德文追问道:“如何夺得?”

    刘裕道:“实不相瞒,除却如今在外镇守的兵力外,朝中大部军权已掌握在下官手中,随时都可以发兵逼宫,只是无奈何下官师出无名,还需借助王爷的身份行事。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当今皇上不会用人,我只求王爷身登大宝之后可重用下官,严惩王氏一族。下官在此先叩谢皇恩了,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着便对司马德文三叩九拜,行君臣之礼。

    司马德文见状连忙上前搀起,口中称道:“爱卿快起。只是不知此事该如何实行呢?”

    刘裕道:“我们便来一出先礼后兵,王爷,明日早朝你便入宫请皇上惩治琅琊王氏一族,皇上定然不会应允,到那时你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数落皇上一顿,迫使他将皇位禅让与你。”

    司马德文点了点头,又问道:“如若他不肯呢?”

    刘裕冷笑一声,狰狞着面孔说道:“那就直接发兵逼宫,到那时一切可就由不得他了。”

    司马德文一捋须髯微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说着便与刘裕二人相视奸笑。

    一夜无话,单说次日早朝,安帝摆銮驾于议事殿内,文武百官皆向天子行叩拜之礼。礼后,安帝着众卿平身,言道:“列位臣工,可有政事启奏?”

    话音刚落,便从群臣之中闪出一人道:“臣弟有事启奏皇兄陛下。”放眼看去,启奏之人不是别人,正是琅琊王司马德文。

    安帝见司马德文站出启奏,便示意道:“琅琊王有何事启奏?”

    司马德文奏道:“启禀皇上,臣弟今日是要弹劾以丞相王令山为首的琅琊王氏一族。”

    闻听此言,安帝不由得吃了一惊,戟指问道:“王氏一族历代保我江山社稷,王丞相亦是赤胆忠心,不是琅琊王是因何故要弹劾王氏一族?”

    司马德文道:“臣弟近来听闻一事,说是那太子少保王尚儒于城门前斩杀宋公家将郭元宗。想那郭元宗虽无官爵,但也不可由他随意斩杀。王尚儒此举实在嚣张,勘称目无王法。”

    此时站在一旁的当朝丞相王令山,见有人指责爱子,连忙出言袒护道:“请琅琊王不要血口喷人,那日苏帅率领三军出征,我儿前去送行,是那郭元宗刻意阻拦三军,我儿才会一时怒气杀了那郭元宗。况且皇上以将我儿发配置战场戴罪立功。琅琊王此番再提此事又有何意义?”

    安帝也在一旁言道:“王丞相所言极是,王尚儒之事,朕已早有圣断,况且朕也给了刘裕应有的奖赏。此事无须再议,退朝吧。”

    安帝正欲退朝,那司马德文竟突兀地跪于大殿之上,痛哭道:“皇兄慢走,想那王氏一族时代受我皇室恩宠,官拜丞相之职,朝堂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民间更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