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祸乱起(一)(第2/3页)  问鼎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方才那段讲述中所透出的细节与讯息。

    他对于景此人可一点都不陌生,毕竟于氏向来依附于胡太后,而于景作为当初反对元叉的急先锋被贬官怀荒任镇将也是朝堂皆知之事。只是此前元渊并不知道于景竟然也在当初随元孚前往柔然会盟的那支军队中,这自是让他不得不认真的重新看待此事。

    沉思间元渊嗅到了几分非同寻常的意味,而仍旧单膝跪地的张景宗则是默不作声的沉稳等待着。

    张景宗相信以元渊的身份地位以及其身处朝堂争斗多年所练就的敏锐嗅觉,绝对会对于景在边镇的作为生起莫大疑惑,甚至有很大几率以此结合种种蛛丝马迹看清于氏的真正谋划,而这也正是他想要见到的。

    无论是外戚亦或宗室在张景宗眼里都不是掌权的最好选择,因为魏廷越是争斗频发,越是陷入一团乱麻就越有利于他的发展,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利用双方都无暇它顾的时机在这边关积蓄起一股足以令所有人都不敢小觑的势力来。

    若不出意外,当柔然退去的消息传回洛阳之日便是于氏连同外戚突然发难迎回胡太后,推翻元叉之时,不难想象这对广大元氏宗室来说可绝对是一个不亚于天地倾覆的巨大变故,而与此同时眼前的这位广阳王恐怕就将成为届时元魏疆土上仅剩的握有军权的宗室亲王。

    按照常理,胡太后一定会将元叉倒台的消息隐去不发,从而使得她能以元叉之名召回元渊卸去其军权。

    显而易见,这可不是张景宗所愿见到的,尽管他自信能够在短时间内借助这北镇之乱让自己的势力快速壮大,可倘若元渊不倒呢?

    倘若这位手掌两万多精兵广阳王能够免于胡太后与于氏的毒手,倘若这位受命督导整个北地的广阳王能够成为魏廷宗室在北方的一杆旗帜,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自己的利处可谓是无穷无尽!!!!

    毕竟在不久之后帝国的东北还会出现一位极为凶悍的强人,此人的出现将会极速推动元魏的覆灭,更为重要的是此人不同于眼下尚且默默无闻的高欢,宇文泰二人,其实力强悍,独霸一方,就连高欢,宇文泰此两位实际意义上的开国帝皇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中都不得不委身投效于其帐下,直到其身死这才是真正得到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如此一位强人即便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其断然不会错过如此趁北地大乱进而出兵,攥取权力的天纵之机。

    对上他,张景宗心中可谓是真真正正的毫无底气可言,此人要实力有实力,要背景有背景,更是有着绝强的才干与政治嗅觉,以现如今张景宗的身份连与其掰手腕的资格都没有,因此在他看来如果自己能够让元渊保留住手中的权力并令其驻军于平城,让那位即将崛起的强人有所顾及,那岂非是一举两得?

    当下见元渊仍旧做沉思状,张景宗心中暗暗生出一丝笑意,他知道自己已是完成了计划的第一步!

    果然,当元渊半晌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之时,尽管其并未就于景之事做进一步的多言多问,可那股愁思却已是难以抑制的爬上了其眉头。

    而对于张景宗,元渊自然不会再有过多追究,他先是一番温声安抚而后又慷慨许诺,言道以张景宗此番功业他定会上书朝廷推荐其正式担任怀荒镇军。

    这一结果当然是再令张景宗满意不过,尽管常言道成热打铁,可他明白既然自己的一番话已是为对方心中种上了一颗忧愁不安的种子,那便不应再操之过急,因为迟早都会有人为这颗种子施肥浇水,令其破土而出,真正的茁壮成长。

    躬身退出大帐,张景宗出人意料的并未立刻离开而是面带笑意朝着帐外一侧快速走去。

    “穆统领?好巧,原来你也在此!”

    。。。。。。。。。。。。。。

    没有任何的意外,雁门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