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天一体的宇宙战争时代,这种防御工事毫无作用,放在这里恐怕更多的是一种建筑习惯或传统罢了。
倒是入口和出口两侧四台八九米高的中型军用机甲,配备主副武器和外挂式护甲,近距离看上去更显得威武不凡气势迫人。
中间那块花岗岩正面打磨的非常光滑,篆刻着有一排正楷红色大字,所有走进基地的人都能看到那句话——军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已知银河系有六十八种智慧生物,我们只知道两种。
虽然这行字迹没有落款,但就算陆零这样仅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渣,也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作为星盟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人类第一架空天飞机试飞员,有最幸运宇航员称号、第一个有幸与“漂泊者”接触的人类,泛太阳系行星联盟防卫军首任司令,第一位挂上星盟军上将军衔的张涛,是星盟近代史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人物。
据说,在星盟所有重要的军事基地门口,都在可以在醒目位置看到这句话。
这是一句遗言,“军人要时刻保持警惕”是告诫,“已知银河系有六十八种智慧生物”这一结论则来自漂泊者提供的讯息。
只不过,时至今日大概只有星盟军部还时常把这句话拿来告诫新兵。
而在星盟议会一众议员眼里,那纯粹是军部兵痞拿来骗经费的借口。
一行人背着包排着不甚整齐的队列走进基地,拐了几个弯来到一座楼前。
另一支队列恰好从另一个方向同时抵达,六名星盟军人穿着三种不同的制服,队列异常的整齐。
对军事稍有涉猎的人可以从军装上看出区别,这六名军人分属星盟战斗序列中的三个主战兵种:战舰机师、战机机师、机甲机师。
虽然看上去他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但军衔之间的差别却很大,最低的列兵最高的上士。
这并不奇怪,通常情况下战舰机师的军衔较高,而机甲机师的军衔较低。
战舰机师晋升的顶端是星舰舰长,是宇宙战争时代作战体系的中坚力量。
而机甲是星际时代的步兵,机甲机师也是主战兵种中人数最多的。
虽然星盟主流媒体一直着力渲染这是一个荣耀、热血、男人、伟大的兵种,但这并不能改变一个血淋漓的现实,他们是战争中伤亡率最高的主战兵种。
两个队列很有默契的分别跟着上校和主管走进楼,来到会议室后坐在长桌两侧。
姗姗来迟的张逸峰跑到门口很自觉的喊了声:“报告!”
“进来,坐下。”高建辉指了指最远端的座位。
被选拔出来的志愿者年龄在十六岁至三十五岁之间,陆零是最年轻的一个,那个身高近两米的壮汉奥多夫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今年已经三十七岁了。
那个张逸峰刚过完二十岁生日,年龄在志愿者中倒数第二。
这间有些陈旧的会议室占地颇广,四周墙角栽种着一些适宜室内生长的植物,银灰色的长方形会议桌看上去也有些年头了。
高建辉、莫楠和唐雨站在上首,志愿者们坐在桌子两侧,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厚实的文件夹,高分子聚合物封面纸质书页的文件夹。
高建辉上校环视了一下会场,开口说道:“虽然和内容有些出入,但这依然是一次符合星盟法令的志愿行动。”
“此次测试分为两个阶段,各位星盟公民可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完成一期测试的公民可以直接获得一百功勋点数,然后离开基地返程回家……”
“选择参加二期测试的志愿者,请现在就查看相关文件,签署保密协议。”
陆零学着其他人打开面前的文件夹,一目十行的看着这份所谓的保密协议。
“因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