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还针对庚子赔款一事,提出了用赔款建立了留美预备学校,培养中国留学生的事情。
以上种种事例说明,如果不考虑银子的问题,去美国还是首选。
几十年前,容闳留学美国获得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位,后来成为大清国洋务运动中的重臣,他甚至可以左右大清国的政治走向,就很好的证明,去美国留学的价值。
但是由于路途遥远,也由于价格昂贵,总的来说大清国派往欧美留学的学生少而又少。
1871年8月5日,根据容闳的极力倡议,曾国藩、李鸿章联名奏请派遣幼童留学美国的提议,最终清政府才批准了总人数为120人,分4年派出,每年30人,每期为15年的欧美留学计划。本来到欧美留学的就少,但是,原定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又夭折,所有学生在1881年被大清国提前召回。早期留学欧美运动就这样有始无终的结束了。
宋教仁说:“这其中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大清政府国库空虚的原因,就连给这些留学生提供费用的能力也没有的地步。”
李四光适时的说“你们看看,就连大清国都无能为力提供留学的费用,可是你们却能一下子给这么多留学生全额提供费用,这件事情想想就让人感动,也是一件非常让人震惊的事情啊。”
宋教仁说“我们最终安排他们到哪些国家留学的事情,现在不着急来确定,再进一步探讨一下再说。上海这边,现在还有好几拨人从全国各地正陆续地往这边赶来,准备去欧美一些地方留学。还有庚子赔款的几十名留学生,也要过几个月去美国留学。我们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等近期全国各地汇聚来上海的一些留美的学生到来以后,把你们带来的这些学生和他们集中到一起,由我们这里的专人陪同把他们送到欧美那些国家联系留学的事情。还有一个办法,我们也可以选择和庚子赔款公费去留学的那些学生一起去。这就要等到大清国最终确定下来人数和时间之后,我们这些人再和那些学生同船而去美国留学了。当然,这后一个办法我们不一定选择,因为我们这些自费的学生和公费派出的那些学生混在一起,恐怕有些不妥,我仅仅是暂时有这么个想法而已。总之啊,等过几天我们这里收到国外的电报以后,最终该怎么做,再确定。你们放心吧,总之留学的事情没有什么难度。最大的难度,其实说到底就是银子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也没有什么困难。暂时,你们没有什么事情,就可以放心的在上海玩几天好了。”
李万有和王统雄根据自己的认知,结合宋教仁和李四光刚才说的那一番话,最后说,如果美国那边没有什么难度的话,就决定让这些孩子们都去美国留学好了。因为他们出国还存在一个安全问题。大家在一个国家互相方便照应。散落在好几个国家,还要考虑他们的安全问题。
宋教仁和李四光也同意了李万有和王统雄的这个说法。
反正没事可干,在接下来等待着欧美那边回信的时间段,李万有和王统雄他们只能在上海无所事事的等待,随便逛街了。
但是这一逛街不要紧,却逛出了天大的麻烦。
第2天中午吃完饭之后,李万有安顿那些孩子留在了馆驿里,让胡万明手下的9个官兵看护。其余他们几个人包括刘玟绮大小姐和杨薇婷,在宋教仁的陪同下,在上海的南京路和四马路,好多繁华的地方逛了一下午街。
下午,稍晚些时候,他们先后去了上海繁华的四马路。这里有《申报》,《新闻报》,《时报》,《神州日报》等多家报馆。部分和宋教仁有一定往来的报馆,他们还进里面进行了参观。后来还去了中华书局、商务印书局、世界书局三大书局参观。
很难说李万有是一个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