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一:读书不作儒生酸 章十八 顾清让(第2/4页)  人间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床头。在书院,应天长想有老书虫的那把裁纸刀已经够了。

    除开黄纸符箓与朱砂,他还有去买些吃食。现在是清晨,而他的课最早一堂也是下午去了。

    而踏出门的那一刻,山风拂来,应天长的心如风一般轻盈起来。

    他眺望而下,所见已不是昨夜那密密麻麻灯火如豆铺满地的壮观景象,不少书生文人已经出门,或吟风诵书,或去学堂上课,各有各事,忙忙碌碌,也清清闲闲。

    应天长再吸一口气,山风将心灵吹净,这样真好。

    于是,他也融入了那些书生之中。

    一路上,除了按着地图去寻找集市,应天长也在观察来往书生。这些书生百态各样,有昂首挺胸步步生风之人,也有低头读书两步一踉跄的。

    终于,应天长在绕了几个路口后,总算寻到了书院的一处集市,地图上标注着“青蚨坊”三字。

    而在集市的入口,也立有一块刻着“青蚨坊”三字的石碑。

    应天长走进集市,脑里面想着陈临安逛破旧书店的模样,想要有样学样。

    不过应天长终究是应天长,并不会为一两颗铜钱的琐碎事而与人消磨时光。简单的来便好,就算自吃了亏,也不是什么大事。应天长对于这种事向来看得很开,况且老光头也说过,吃亏是福,为自身加福缘的。

    虽然应天长也不信就是了。

    在应天长于青蚨坊里走走停停挑挑看看的时候,青蚨坊靠中心的位置有一座酒楼。

    这座酒楼原本只是青蚨坊南边角落一个摊点,专卖自家酿造的“绿沉酒”,因李青莲饮过并称赞过此酒而名声大振,不仅是书院学生夫子,就连江湖上的侠士仙子也都趋之若鹜。渐渐地,那家摊点靠着绿沉酒起家发际,买下了青蚨坊中心的一所铺面,发展成如今书院内外都有名的酒仙阁。

    取这酒仙阁的名字,算是老板念着李青莲的知遇之恩,估计也还想靠着这个名头再吸引点人来。

    不过酒仙阁的绿沉酒这些年一如当年李三仙所喝那般,又不断引入大江南北的名酒,倒也不愧酒仙阁的名字。

    酒仙阁共有四层,此刻酒仙阁第三层楼的一间包厢内,两名书生于桌对坐,桌上放着两壶绿沉酒,身侧便是窗户栏栅。

    “这便是张老夫子的新弟子,陈先生许先生李先生的师弟?”

    说这话的这名书生着黑衣,别玉簪,仪表堂堂。

    他正看着桌上的一副画卷,而画卷中则是与应天长一模一样的水墨人在一处集市里来回走动。

    “那可得叫一声应先生,或是夫子?”另一名书生瘦瘦高高,穿着青衣,瞧着眉宇间似有英气。

    他说完此话,两个人都心领神会地笑了出来。

    瘦高书生拿着一壶绿沉酒起身,转过身面对窗外说:“不过黄尧啊,这画卷你哪来的?能有类似掌观山河神通的宝物可稀罕得紧。”

    那名叫黄尧的书生不像他的朋友,将绿沉酒倒入杯中慢饮,说:“你以为人人像你一样天赋异禀能眼观千里?这是我上次探亲我爹偷偷塞给我的,说是苦读也能省去借书的功夫。”

    黄尧喝下一杯绿沉酒,说:“如此憨楞的老爹,也就我有了。”

    黄尧知晓自己在书院里算是有些名气,但黄尧也知道这和自己无关,也不是因为自己有一对还算是陆地神仙的爹妈与爹妈创立的有些名声的山头,只是因为自己在书院里有一名好友。

    黄尧看了一眼双臂搭在栏栅上的青衣书生,呐,就是他了。心斋所有学生中的第六席,顾清让。

    顾清让拿着酒壶仰头灌了口酒,像是江湖中人的豪爽作风。饮罢,他一边用衣袖擦嘴,一边道:“告诉你个秘密,这不是什么天赋异禀,是我练出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