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章 腐儒(第3/5页)  大唐梦红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家管不好也就罢了,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倘若贾政是个会做官的也行,可他偏偏还不是这块料。

    《红楼梦》书中倒是没有明确说贾政当了多少年的官,但是,可以用书中的情节设定来推测。

    王夫人说自己望六,贾母明确说自己到贾家五十多年,王夫人的年龄既然是望六,肯定最少50出头才可能。同时,老太太嫁到贾家五十多年,大约应该在55年以下,否则她会说自己到贾家六十年了。

    因此,贾政年龄约在48到51岁之间,因为其兄贾赦的年龄应该还大两三岁才符合这个50多年的设计。

    贾政大概什么时候为官呢。

    书中第二回中有言: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

    看起来,这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结果,贾代善临死前求了一个额外主事,似乎说明其本“原欲以科甲出身”。

    这就令人捧腹大笑了。

    前面说了,贾政如今已经50岁,他爹贾代善什么时候死的?

    20年前,贾政约30岁,其父死,皇帝給了额外主事。

    不得不说,曹公之笔,尽是戏谑。

    30岁了,还没有中过举人,也叫读书好?

    以贾代善国公的身份,儿子读书的条件,怎么也该上上之选。

    这竟然~~~~~~~~~~30岁还没有中举?

    明清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较之唐代每科三五人,甚至一人,宋代每科几十人的进士名额,已经提升了不知多少。

    这贾政竟然还没有中举?

    一般来说,明清时期耕读世家子弟,十岁左右考童生,十四五岁考秀才,二十岁之前中举人,三十岁之前中进士,这是主流的科举年龄。

    这贾政~~~~~~~按道理来说,应该得了其父贾代善名下的那个恩荫名额,大概也就在十五岁左右入国子监读书,之后就该去考举人了。

    到30岁时,贾政多应该考了六届,少则也该是四五届。

    虽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来衬托当时考举人之不易,但四五届举人都不中,就实在不能说其会读书了。

    当然,如果中途装个病,两三届举人不中的话,还能自我解释为身体不好啊什么的。

    这些且不论,做官之后呢?

    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这贾政竟然只从正六品主事,晋升半级到从五品员外郎。

    不管怎么说,明清时期,进士入部,大多以从六品或者正七品起官,在中枢六部混二十年时间,不说三品,至少四品职务应该到手,也就是熬资历。

    这贾政,以非常高的正六品入仕,不仅远超二甲进士入部时半级甚至一级,甚至比状元还高,结果二十年的时间,只爬了半级,似乎比晋升三四级,还要难。

    难在哪呢?

    恩荫身份受人鄙视是一个原因。

    但也不至于如此吧?

    能力不够,才是真正的原因。

    书中说,元春封妃之后,贾政得到两次挂职机会,从这两次的结果就可以看出贾政的真实能力来。

    第一次,下派某省担任学政,学政,是掌控一省秀才、举人考试的正二品封疆。

    可以想象,以贾政的读书能力,举人都没考过,还去管一批文官給读书人出题考秀才、举人?

    岂不被官员、读书人一起笑死了?

    还算好,没出什么问题。

    皇帝大概也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