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安详一些,留一个全尸,免受刀砍斧剁之痛。”
“可赵相却立志以其一腔无私碧血,洗去西蜀儒林的酸腐污垢。”
“李某知道你近几日的表现,都是假痴不癫的试探于我。假亦真时,真亦假,这试探之中,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你赵常陵知道,我李羲山也明白。”
“这份投名状上,你半点不掩对蜀帝杨英之恨,也终是承认了他所行之事,皆是利国利民之举。”
“到最后,你终于没有被仇恨遮迷住双眼。鬼门关前,是你赵常陵自己,把自己拉了回来。”
“今日你我,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天下大乱,无人可阻。你助我家兄弟成事,将来他若发兵西蜀,大军压境至西蜀国都三百里时,我许你三天的时间,”
“这三天里,兵任你调,将任你遣。三天之内,攻进西蜀国都,杨英任你处置。”
“三天过后,你若攻不进西蜀国都,便不能再害蜀帝的性命。”
“李羲山,你可敢与我击掌铭誓?”
“李某,有何不敢。”
啪!
“三日为限,我入兴阳,杨英必死。”
啪!
“一日百里,你不入兴阳,杨英可活。”
啪!
“击掌立誓,毁诺者,必死于浮生有梦之下。”
李羲山与赵常陵二人,击掌三次,立下了毒誓盟约。
历史的进程,就像一座古老且结构复杂的座钟,每分每秒的前行,都需要由无数大c形状各异的齿轮和机簧,相互牵引摩擦,来提供动力。
老汉写的这部《北凉王前传》,严格说起来,每一个角色,如果单拿出来,都能以其为主角,写出一个十万字,甚至百万字的故事来。
在这一章里,李羲山与赵常陵定下了三日之盟,于赵常陵这个角色而言,他最后的结局,到底是悲是喜,就算老汉现在提前剧透出来,对于各位读者来说,也能理解出各种不同的含义。
就像有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能看出一千种不同来一样。当然了,这么高大上的故事,老汉其实只是在很久以前,看过他的简介。
咱们不妨用大家最熟悉的《大话西游》来作比喻,至尊宝,最后戴上了金箍,找回了法力。有人认为他是浪子回头,大彻大悟。有人觉得他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到底谁对谁错,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无论赵常陵最后能得偿所愿也好,还是功亏一篑也罢。结局虽然不同,但赵常陵,可悲可怜可恨的人设,却早就已经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很少有人写书评,大家是准备养肥了再杀吗?那以后,老汉就在不剧透的情况下,在每章的结尾,自己写一份书评。这应该不算水字数吧?如果各位读者觉得此举有水字数的嫌疑,老汉可以把这些书评,另开一个单章来写,或是等书评区的功能恢复之后,老汉在那里设一个专贴来写也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