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悍将——张定边(第2/4页)  笑读朱元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面对眼前已经准备完毕的朱元璋,做为心中大敌的陈友谅也不敢掉以轻心。

    虽然对方的人员兵马和军事装备要远比自己逊色许多,但是眼前这个秃驴可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连续挫败自己数次,并且兵力增长速度远超自己的预料,这等对手如果不尽早清理,日后必成大患。

    相比较张士诚来说,这个秃驴才是他真正的威胁。

    面对这个朱元璋做为最后一搏的陈友谅拿出了他的杀手锏。

    这个杀手锏是一个人,是一个他百分百可以信赖的誓死都忠诚于他而绝无二心绝不会背叛他的男人。

    这个人陈友谅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意用他。

    因为他是自己最后的一颗獠牙。

    这颗獠牙是自己最宝贵的一把尖刀。

    他的名字叫做:张定边。

    姓名:张定边;

    性别:男;

    年龄:四十五岁;

    种族:蛮族;

    国籍:大汉(陈);

    出生地:沔阳人(今湖北仙桃人);

    出生日期:11八年;

    死亡日期:1417年;

    职业:将军;

    主要成就:元末大汉政权第一猛将。

    还是按照以往的惯例,我先给张定边做一个基本评价。

    从人格方便来讲,他是一个:大义之人。

    从战功方便来说,我评价他是一名:元末第一悍将!

    我之所以要从两个不同的方便对张定边进行评价,主要有几个方便的原因。

    第一点,人格方面,我欣赏他的为人。

    我看过很多关于明朝方面的书籍,不管是古代的编年体还是正史野史,又或者是近代和现代的文学著作,亦或者音像制品文学评论,他们对张定边的评价都是相对弱化的,甚至有的人对张定边的为人有些贬低的意味存在。

    我不知道他们对张定边的看法从何而来,但是我不太赞同的他们的意见。

    也许他们的出发点可能是放在陈友谅的身上更多一些,因为陈友谅最后的结局是战败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看陈友谅失败了,所以做为他的属下的张定边也就自然会看不上眼,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我觉得评价一个人不能靠另外一个人来做样板,陈友谅是战败了,但是那是陈友谅的事情,和张定边无关。

    反而我觉得张定边的为人值得欣赏甚至称赞。

    既然说到了他的为人,那我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张定边和陈友谅两人的关系。

    他们两人首先是老乡,他们都是出生在湖北,同是沔阳人,同时他也是渔家出身,他们二人是真真正正的同乡,应该也是从长到大的一起漏过裆一起尿过炕一起嫖过娼共同干过仗的铁发。

    其次他们是战友,从陈友谅入伍当兵开始张定边就跟随在陈友谅左右,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为他出谋划策为他出生入死,为他清除异己而始终不离不弃。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两人是结拜的兄弟,他曾经在湖北黄蓬镇与陈友谅结为异姓兄弟。

    在古代道家思想盛行的年代,兄弟从结拜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两人的政治关系。

    他们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但是他们却是比亲弟兄还要亲上加亲的兄弟。

    他们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

    他们之间永远谨存着一句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这是他们从结拜那一刻起就烙入血肉刻入骨髓的执念,任何人也清除不去。

    从他们歃血为盟的那一刻起,他们两人的关系已经死死拴在了一条线上,谁也挥砍不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