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彼得堡,聘请了一大批欧洲的大科学家。其中,有瑞士大数学家欧拉;还有德国的一位中学教师,名叫哥德巴赫,也是数学家。”
“一七四二年,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但是这需要给予证明。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为猜想。他自己却不能够证明它,就写信请教那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来帮忙作出证明。一直到死,欧拉也不能证明它。从此这成了一道难题,吸引了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企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都没有成功。”
“说到这里,教室里成了开了锅的水。那些像初放的花朵一样的青年学生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了。老师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同学们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老师说,你们都知道偶数和奇数。也都知道素数和合数。我们小学三年级就教这些了。这不是最容易的吗?不,这道难题是最难的呢。这道题很难很难。要有谁能够做了出来,不得了,那可不得了呵!”
“同学们又吵起来了。这有什么不得了。我们来做。我们做得出来。他们夸下了海口。老师也笑了。他说,‘真的,昨天晚上我还作了一个梦呢。我梦见你们中间的有一位同学,他不得了,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高中生们轰的一声大笑了。但是我没有笑。我也被老师的话震动了,但是我不能笑。如果我笑了,还会有同学用白眼瞪我的。自从升入高中以后,我越发孤独了。同学们嫌我古怪,嫌我脏,嫌我多病的样子,都不理睬我。他们用蔑视的和讥讽的眼神瞅着我。我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零人。长空里,一只孤雁。那时候,我觉得一定是我会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摘取这数论中的珍珠。”
“第二天,又上课了。几个相当用功的学生兴冲冲地给老师送上了几个答题的卷子。他们说,我们已经做出来了,能够证明那个德国人的猜想了。可以多方面地证明它呢。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哈!哈!”
“你们算了!”老师笑着说,“算了!算了!”
“我们算了,算了。我们算出来了!”同学们大叫。
“你们算啦!好啦好啦,我是说,你们算了吧,白费这个力气做什么?你们这些卷子我是看也不会看的,用不着看的。那么容易吗?你们是想骑着自行车到月球上去。”老师的话很尖刻。
“教室里又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那些没有交卷的同学都笑话那几个交了卷的。他们自己也笑了起来,都笑得跺脚,笑破肚子了。唯独我没有笑。我一向是被排除在这一切欢乐之外。”
“第二年,老师又回清华去了。他早该忘记这两堂数学课了。他怎能知道他被多么深刻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老师因为同学多,容易忘记,学生却常常记着自己青年时代的老师。”
“那年我高中三年级。因为交不起学费,我没有上学,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历报考,考进了冰城工业大学。那年,大学里只有数学物理系。读大学二年级时,才有了一个数学组,但只四个学生。到三年级时,有数学系了,系里还是这四个人。因为成绩特别优异,国家又急需培养人才,我们四个人提前毕了业;而且,立即分配了工作,得到的优待,羡慕煞人。”
“然而,对我来说不然!在大学的时候,我的日子是好过的。同组同系就只四个大学生,倒有四个教授和一个助教指导学习。我是多么饥渴而且贪馋地吸饮于百花丛中,以酿制芬芳馥郁的数学蜜糖呵!学习的成效非常之高。我在抽象的领域里驰骋得多么自由自在!”
孔老师说着说着,脸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