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1章 :技术竞赛(第4/5页)  民国第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把香蕉吐出来。

    让老百姓住上房子,开上汽车,过上物质丰富生活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干活,就必须给他们一些债务。

    经济萧条的时候,就是老百姓把钱都还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日子过得很舒服了,甚至可以不用怎么做事了,消费市场也已经饱和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建设速度想上去就不太容易了。

    萧条一来,大范围的实业,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他们的房贷、车贷还不起了,这没关系,银行也不会收回他们的东西,以后慢慢还,战争一开打,就重新上岗了。

    这时候就需要一场战争,将之前经济繁荣时疯狂生产建设的储备消耗掉,并通过消耗掉这些储备,打败其他国家。

    战争进行个五六年,战后再过个五六年,汽车、电器都过时了,这时候市场就又有了,就又可以搞泡沫经济了。

    就像是一个人,疯狂的吃。储备一堆的脂肪,然后在寒冬中与敌人一起不吃不喝的死耗。把敌人耗死了,就继续吃。

    所以节奏是要好好把握的,即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又不能让他们失去工作的动力,这样才能使国家以最快的速度发展。

    中华民国的节奏显然把握得很不错,整个国家都在快速的发展,而且潜力巨大。

    此时的世界资本财团,还不是太成熟。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成为主流,而罗斯柴尔德财团是玩在了美国身上,美国财团则还没玩顺溜。

    中国民族资本集团则玩得很顺溜,不仅快读的完成了对各附属国完成了资本输出和向世界进行商品输出,还不产业大规模的分包了出去,采用先进的产业分工模式来进行发展。

    这一年中华民国的钢铁产量,则突破了1.8亿吨,超过世界各国钢铁产量总和的两倍,中国钢铁在这一年大规模的走向了出口。

    那些附属国的钢铁,基本上都是从中华民国出口过去的。

    中华民国的钢铁人均占有量,已经快要追上美国了。不过和美国还有一点点差距,但是没有什么国家会认为,中华民国的钢铁人均占有量在未来会比美国低。

    世界各国都对中华民国的飞速崛起,产生了浓烈的研究兴趣。

    最终研究出的结果就是。中华民国的崛起,其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技术的迅猛突破,这种生产力技术的突破速度,要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快上许多倍。

    “中国人在二十世纪初,发明了很多生产力极高,甚至彻底改变人类传统生产、建设模式的技术。如机械化农业,中国人率先完成了农业机械化,这种技术可以让一个劳动力,完成几百上千个劳动力才能完成的农业生产。从而使更多的劳动力能够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这种技术,让中国人拥有了迅速进行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第二种即是工程机械的出现,这种机器同样也让一个劳动力,一天就可以完成几百甚至几千名劳动力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使中国人能够迅速的建设起各种基础设施。同时还有汽车的大规模运用,汽车的灵活性,使中国人摆脱了没有铁路运输基础的工业发展制约。紧接着中国人又发明出了集装箱货运体系。使运输效率空前提高。再有一个就是飞机的出现,飞机的成本尽管较高,但却使一些货物可以用空前的速度进行运输。更主要的是,中国人用飞机打赢了历次对外战争。”

    “不论是工业的发展,还是军事的胜利,中国人的崛起。都离不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应用。相比之下,大英帝国,还处于落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形成的工业体系。尽管,大英帝国的工业体系,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中最成熟的。但笨重的蒸汽机已经彻底的落后了。”

    一名英国的学者在报纸上发表了他的看法,迅速被各国广泛认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