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66章 :巨大影响力(第2/5页)  民国第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时他们还吃到各国的美食,欣赏到了各国的艺术。

    特别是对一个全新的中国赶到惊叹非常。

    在此时很多欧美人的印象中,中国人还是留着辫子的,但是来到上海之后他们才发现,在中国已经没有人留辫子了。

    中国人的在穿着上比欧美还要时尚,尽管也有很多人穿得很朴素,但这只是生活习惯而已,多是一些学者那么穿。

    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发展也让人惊叹,这里的都市气息甚至比纽约、伦敦还要浓郁。

    在上海这个金融城市,汽车在这里是很普通的,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汽车。相比之下,美国都见不到这么多的家庭汽车。

    当然,上海是家庭汽车比较集中的地方,论到家庭数量和汽车数量的比率,还是美国要高一些。

    但是在货车方面,美国就被甩开十几条街了。

    中华民国之前的汽车制造,主要还是集中在货车制造上,货车这东西虽然不能像铁路那样合适远程运输,但是短程运输却是必不可缺的。

    货物从火车、轮船下下来,都得用到汽车。

    美国此时还有很多地方是用马车,这就是差距了。还有工程车辆方面,美国的工程车辆还是蒸汽版的,而且规模不大。

    另外中华民国率先建设集装箱运输体系,运输速度、效率都是全球最高的,成本自然也因为速度和效率的提高而降低了。

    汽车制造业方面,中国的汽车制造规模是比美国要庞大得多得,但是在家庭汽车方面,目前还刚普及到中产阶级的层面。

    随着家庭汽车的更新换代,二手汽车将进入低产阶级的消费行列。此时中华民国的钢铁,并非是充足到可以开足马力去造家庭汽车。

    所以当前的家庭汽车在满足了外部出口之后,内部的家庭汽车一造出来就卖光了。

    六年的繁荣下来。老百姓都赚到了钱,这消费能力也强了。

    不过这种钢铁不够充足的问题,也就是一两年内就能解决掉的问题。随着露天开矿技术的出现,以及挖掘机的大量制造,铁矿石开采已经变得越来越快速和简易了。

    钢铁产量在这一年,已经增长到了1.2亿吨,已经是美国钢铁产量的三倍多了,如果不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多,家庭汽车的供应自然也会很充足。

    中国的巨大变化。已经让那些欧美白人震惊非常。当然,黄祸论也随之有了市场而喧嚣尘上。

    曾经压榨过中国的英法等国,都异常的心虚。特别是英国。

    只不过英国现在的财政已经实在没办法对中华民国造成什么威胁了,因此英国国内的那种言论,并没有引起整个欧美的联合。

    美国政府则奉行孤立主义,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愿意与欧洲的亲朋好友一刀两断的。都是那种性格比较冷漠的人。

    从命理角度上来说,偏印的特性就是冷漠。不过偏印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创意性很强。而这种人,往往是能成为发明家、科学家之流,因为这种人可以把自己关起来研究东西。

    美国整个国家,一定程度上都被这种冷漠的性格所左右,因此才奉行孤立主义。同时偏印的特性作用在这个国家身上,这个国家的发明创造数量比其他国家多也不足为奇了。

    美国对什么围堵中国并不感兴趣。此时的美国财团重新臣服在罗斯柴尔德财团脚下,他们考虑的也许也包括争霸世界。但是首先要对付的却是罗斯柴尔德财团,而不是远隔太平洋的亚洲军事集团。

    何况,美国商品此时在国际市场上节节败退,随着博览会的召开,大量的中国工业商品也随之涌入了美国。

    美国现在考虑的不是国际市场的问题,而是如何把中国商品赶出美国市场。

    至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