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2章 资本的掠夺(第3/4页)  民国第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朝鲜人,也能领取到中华民国的救济粮,也不用怕被饿死。另外考虑到朝鲜比较冷,对于那些收入太低的还发放一些棉衣,只是样式比较老土。省得他们被冻死。

    这让之前被殖民的惨兮兮的朝鲜人感恩戴德,纷纷歌颂中华民国的恩德。

    袁克文的日子却是过得很舒坦。平日里吟诗作画,鉴赏古董。对于朝鲜的管理问题,他基本上不怎么过问。

    另外袁克文有个习惯,古董买来鉴赏不到半个月甚至是几天,就把古董卖了买新的古董继续鉴赏。

    好在袁家现在经商搞得不错,除了当朝鲜王的薪水外,还有袁家的钱可用,日子算是过得赛神仙了。

    袁克文在朝鲜的权力还是有的,毕竟是中华民国公民,中华民国对他也放了些权力,对他没什么防备。

    相比之下,安南王阮福昶、暹罗王拉玛六世,他们的权力正在减少,因为中华民国在搞附属国立宪制。

    立宪制之后,权力交由首相,而他们身为国王,则每年拿钱就是了。

    等于说,他们就像是一个农场主,统治着一个国家的农场,然后他们将这个农场的一切承包给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每年给他们一笔租金,然后经营这个农场。

    越南、暹罗也都没有任何财团,倒是在暹罗存在一些华人家族,这些华人家族势力很大。

    不过这些华人家族,也都被华东商会归纳到民资的行列里进行围剿。

    江渝的财团在越南、暹罗都兼并了大量的土地,主要的工厂、商业都是财团与民族资本商人就开设的。

    整个国家的各个领域都被华东商会的势力所渗透、垄断。财团对这些附属国的控制力度,显然比控制日本的力度要高得多。

    因此暹罗、越南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很快。

    特别是他们位于中南半岛,农业资源比朝鲜丰富得多,而且也有矿产资源,开矿加农业,是两大经济支柱,制造业也随着中国的剩余资本的注入而发展了起来。

    此时每一个附属国,都是处于一种一片繁荣的建设景象,到处都是就业岗位,几乎把所有劳动力都利用上了,被最大程度的建设各种资产。

    尽管生产力还不是那么高,但是低级生产力的工资也低,财团不缺这点钱,就算是建设成本略高一些也无所谓。因为钱还是会流回财团口袋的。

    南华共和国则像是中华明国的一个行政区,目前重点发展的也还是农业和开矿,工业方面倒是有一些。

    不过中华民国的工业并不集中在这里。

    中华民国的工业是比较集中的,因为财团统治的国家就是这样的,产业一定程度上只分布在两三个城市。

    在南华共和国,发展的主要还是经济作物种植,也就是充分利用南洋猴子的劳动力,这些南洋猴子的待遇不怎么样,但只要肯工作,还是有最低生活保障的。

    经济作物是一种比较麻烦的东西。因为经济作物的种植,很难进行机械化。

    后世的美国所采用的模式就是他们生产可以机械化生产的粮食,因为生产粮食的个人产值是最高的。

    一个会驾驶大型农机的农民。一个人就顶几千普通农民的生产力,这是多高的产值?

    相比之下,经济作物种植,不管你是发达国家也好,还是落后国家也好。发达国家的农民。绝对不会比落后国家的农民生产出太多的东西。

    接着美国出口粮食,而落后国家则不种粮食,他们种的是各种经济作物,美国则用粮食换到他们的经济作物。

    美国是一个类似黑社会打手的玩意,你种也得种,不种也得种。

    在南美一些国家。农民的种植园被强行铲平,然后种上大豆、棉花等作物,并大肆喷洒除草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