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2章:一个时代,一个现象(第2/3页)  民国第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越好过了,娘在杭州城内买了套房子,你弟弟还用军饷买了辆小汽车,说是留在家给你开。你弟弟娘是不担心了,娘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你了,都怪娘当初没看好你,让你跟着孙大炮那群人到处闹。你在农场一定要好好改造,争取早点回家,早点娶个媳妇……”

    曹远辉是个单亲家庭,父亲早年被官府陷害死在大牢里,全靠母亲带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因为父亲被满清官府迫害而死,所以曹远辉从小就立志要推翻这个腐朽的异族统治,于是加入了同盟会。

    每次杭州城搞反清‘诗会’,皆有他的身影。

    后来他被国民党吸纳为底层骨干人员,在学校发展了不少成员。

    本身曹远辉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好,读书都是靠亲戚接济,不过这几年却是有了巨大的改变。

    曹远辉被抓到农场里改造的那一年,他弟弟参军入伍了,作为军人家属,她母亲进了‘江南织造公司’当女工,收入顿时提高了。

    随后壬子中俄战争、甲寅中日战争,他弟弟都有参与,中俄战争上战场后作战英勇,杀了三个俄国兵,又因为有文化,从大头兵升为排长。甲寅中日战争表现出色,被送进淮安军校学习,学了三年之后顺利毕业,直接就当了营长。

    去年又碰上对俄干涉,到俄国打了一圈回来,立了军功劳。因为陆军改编扩军,所以又升为团长了。

    身为团长,一个月军饷300块,收入可谓极高。

    曹远辉看完信后十分高兴,不过对于外面的世界,印象还是定格在1912年,根本不知道现在中国的繁荣,是什么样的模样。

    就在这时,集合的哨声响了起来。

    曹远辉连忙收好家信,站起身快步跑到操场上,不一会,操场上就集合了上千名被抓进农场劳动改造的知识分子们。

    “全体立正。”一个穿着迷彩服的教官大声命令道,下面顿时端正身姿。

    “稍息。现在我宣布一个重大决定。”那名教官大声宣布道:“根据军部对‘生产兵团’改编方案,很农场不在改编范围,本农场将在半个月后转为民营农场。”

    下面顿时一片哗然。

    “教官,那我们怎么办?”

    “你们,从哪里来的,可以回哪里去。不想回去的可以留在农场,根据中华民国《移民法》,你们每个人可以分配五百亩土地。”那名教官高声宣布道,“这些农机也可以分配给你们,但是作为一个已开垦出来的农场,你们将无法享有免除三年农业税的政策。”

    “太好了,可以回家了。”

    “我不想回家,我要留在这里……”

    这些被‘专治各种不服’的大龄学生们反应不一,有的想回家已经想疯了,有的则适应了农场的宁静生活。

    “我还是回家吧!”曹远辉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一样,还是决定回家。尽管留下来的条件也很不错,有分地分农机,但是曹远辉觉得现在是国家需要人才的时候,自己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农场劳动的七年时间里,他并未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好了,尽管你们自由了,但是今天的晨练还是要正常进行,全体都有,向左转……”那名教官这时候大声命令道。

    这一天,中国用于劳改那些青年学生的农场改为民营农场,当天,农场的劳改学生们照了一张全体留念照。

    第二天一早。

    曹远辉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将七年来在农场照的照片小心翼翼的装进一个盒子里,然后背着行囊坐上了前往县城的汽车。

    “曹远辉,你回家后想做什么?”一位一起被抓捕过来的同学对曹远辉问道,曹远辉有些茫然的说道:“我也不知道,这七年靠自学看了很多书,但却有上过大学的专业。也许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