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中国的澳大利亚(第2/4页)  民国第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的个人生产总值还是比美国低出了近四倍。

    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很多省份依旧落后,还存在大量的农业人口在采用较低的生产力模式在进行生产。

    在用钱方面,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政府开支也比美国政府要高得多。

    在钢铁行业方面,中国很快也将快马加鞭的追赶美国。

    这一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到了76亿炎黄币,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私营企业的税收力度。

    而财团企业虽然依旧享有税收优惠政策,但上缴的税收同样也增多了。

    这些国家税收则随着各领域的预算又流回财团的口袋。

    这一年的财政预算依旧是偏向于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民教育建设,并且始终坚持完善低收入群体的福利保障制度。

    这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政策,照顾了广大低收入群体的与资本的合作关系,缓和了阶级对立的产生,使得快速的城市化没有产生什么社会动乱。

    医疗保障制度的推广也见到了成效,中央政府推出的报销公民大病的制度很好的施行了下去。

    而小病小痛的花费则由公民自己承担。

    这种报销制度在西方国家也是有的,不过最终都无力维持下去,主要是因为医院为了自己的利益胡乱报销。

    在中国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医疗报销的医院只有财团的医院才具备这种条件,私人医院则没有被覆盖进去。

    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还是很自觉的,各地医院都不允许胡乱报单。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上社会保障制度最完善的国家,除了德国之外,其他欧美国家被甩出好几条街。

    此时的欧美国家只是把工人当工具,在马克思的思想出现后,以及苏联的成立,才使欧美国家进行了反思,才增加了工人的福利待遇和工资水平。

    中国则不同,中国古代经历过大同社会,同时道教(前身为张道陵改革的五斗米教)的出现,以及统治者看到道教具有教化能力,历代王朝都推广道教的教化能力,所以中国本身就存在照顾合作关系的文化风气。

    且江渝意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中国要想发展必须主要依靠内部市场,因此工人的工资标准正在年年提高。

    尽管这样一来损失了一部分人口红利,但在战后无力依靠出口的情况下,人口红利反而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

    人口红利这东西只能是经济发展初期时使用,因为这时候其他国家有钱。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欧洲人虽然依旧有钱,但是欧洲的普通人民却是没钱了,到时候普通商品的出口已不足以拉动经济发展。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工人收入,以扩大内部市场。

    尽管如今中国老百姓普遍都还没有像样的房子住,但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却不是这样的。

    经历了满清统治下的贫瘠,变成了如今物质的逐渐宽裕,以及民族地位的提高,国家军事的发展,此时的中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普遍提高。

    全国老百姓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同时美国服软之后赔偿的五亿五千万美元也使中国这一年的财政变得无比充裕。

    这一年中央政府与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开始计划开发西南工业基地,西南地区的工业发展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因为西南地区可以建设大量水电站。

    只要铁路修通了,西南地区的工业基地也就能够发展起来。

    江渝的计划是在西南建设大片军工业,军工业可以说完全就是电老虎,对电力的需求量极大。

    把军工业放在江苏等省份需要建设大量火电厂来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