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九章:大发战争财的准备(第2/3页)  民国第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邯郸等地的铁矿虽然已经进入大力开采的阶段,但也都是计划开采模式,所以铁矿石产量不足以使钢铁产量迅速增长。

    当铁路连通全国各省之后,等于说全国各省的大型铁矿都能够进行开采,只要专门修一条重载铁路就行了。

    而铁路沿线的小铁矿同样能够进行开采,如此一来铁矿石的产量就将急剧增长,从而拉动钢铁产量急剧增长。

    还好江渝有所准备,提前囤积了大量钢轨,当然这些钢轨并非是为了囤积卖钱的。

    这些钢轨确保了这一年中国疯狂修建三万多公里铁路所需的物质基础。

    而此时中国铁路股票的泡沫,已经达到了一个疯狂的程度,那些倒卖股票的家伙为此大发特发,拿着钱在繁华的大上海花天酒地。

    这些人的钱来得快去得也块,须知能发横财之人多是命中偏财较多,而偏财多的人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

    那些投机分子赚走的钱并不影响大局,毕竟这种漏水幅度还是很小的,不断涌进股市的钱大部分都被铁路公司圈走,用在了铁路修建上面。

    而西方人此时自顾不暇,虽然在中国股市看到了一个很好赚钱的机会,但却无力理会了。

    未参加战争的美国在中国并无太多资本,也不足以从中国股市把钱卷走。

    那些投机分子虽然把钱赚走了一部分,但他们如果不转型,而是继续在股市混迹的话,钱依旧会回流到华东集团的手中,而他们在大上海花天酒地,大部分钱也是被华东集团所赚走的。

    在这种全民投资修铁路的疯狂泡沫当中,中国铁路奇迹便产生了。

    而此时的江渝忙得不能再忙,简直就像是打仗一般,因为江渝开始亲自统筹准备工作的收尾。

    “大帅,根据您的吩咐,华东百货公司在英国、德国的分店已经大量收购棉花、钢铁、药品等物资,并且有多少要多少,目前已经收购了非常多,全都放在仓库当中。但分店已经没钱了。”伊锐志对江渝报告道。

    “再打两亿资金过去,让他们趁着战争刚开始,物价还未开始抬升的时候继续收购。”江渝马上做出了决定。

    他之所以不在中国囤积这些物资却在英国和德国两个国家囤积,是因为如果把这些物资运回国内,到时候要卖给交战国还要不远万里的运过去,那样一来利润就被运费给摊薄了。

    要知道交战期间,运费将会越来越高。

    而把物资直接囤积在英、德两国却没有这样的风险,只要囤积起来,等价格上涨后直接就可以拿出仓库卖掉,不需要先运到中国再运到交战国。

    而这种囤积行为,也会迅速拉高交战国双方的物价,这种商业运作方式对于中国人来说简直就是喝白开水一般轻松和平常。

    古代的中国,特别是明清两代,商人挣脱了商业运作的束缚,每到灾年必然出现囤积粮食高价卖出的无良商人。

    清末时期更是因为这样的行为,引起了武汉的抢迷风波。

    囤积粮食大发灾难财确实无良,但此时江渝对于这种本质相同的大发战争财的行为却无任何心理负担。

    战争和灾荒总是有一些不同的,而且死的是外国佬,又不是天朝子民死了,他有什么心理负担?

    另外在英国和德国囤积物资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如果先运回国要被收一次关税,而运到交战国的时候还要被收一次关税。

    而直接在交战国境内囤积,只要被收一次关税。

    再加上囤积使市场供应减少,以及战争情况下的生产减少、需求暴增,其利润起码有五六倍,有些商品运作得好,甚至利润能高达十几倍、几十倍。

    就以原先的历史,日本铃木公司趁着一战时期在英国大肆囤积物资,结果到了19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