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新闻发布会(第二更)(第3/4页)  民国第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机已经不单单是用在空中侦察方面了。飞机装上炸弹,可以快速的轰炸到上千公里之外的目标。并且中国空军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庞大的规模,是当前任何国家都比不上的规模。正是我中国空军成功的轰炸了俄国在远东地区最大的军用仓库,以及中东铁路。”江渝对空军毫不遮掩,因为空军的出现并不足以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反而能让中国出口大量飞机,因此江渝这下自然是大力鼓吹空军,以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争取到更多的订单。

    这能使中国航空制造业一直保持运转,积累到其他国家所无法企及的制造经验,并在航空制造上占领制高点。

    就算是技术有所泄漏,但其他国家拿到技术却没有如此大规模的制造,也依旧是落后于中国的,而且他们在出口型飞机上学到的技术并非是顶尖技术。

    任何行业都是这样,最先涉及的人总是能赚取到暴利,从而用最初暴利的盈利确定长远的技术领先和制造经验方面的优势。

    这次采访实际上也是江渝在为轰炸机出口做广告,这些记者将为他做免费的广告。

    “听说,您在这次战争中使用了一种钢铁怪物,任何枪支对这种怪物都没有任何效果?”一名记者好奇的问道。

    “古代战争中也有很多役使怪物的传说,但这只是失败者对事实的夸张反应,他们因为打不过,所以借口说有怪兽,以掩盖他们怯弱的现实。我们只是把机枪装到汽车上而已,用途不过是为了更好的追击那些吓得不战而逃的俄国溃兵。”江渝轻描淡写的说道,对战车的存在却是矢口否认。

    也许各国已经察觉到了战车的存在,不过各国显然都不愿意接受这种军事变革,因为当前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堑壕战就是步兵的屠宰场,根本就没有相关的需求,因此战车在各列强眼中的吸引力完全不如空军的出现,所以各国暂时不会去重视这种军事装备。

    就算是历史上的德国,在战车出现后仍然不接受这种装备。

    在战争史上,那些武器专家设计出来的千奇百怪的武器海里去了,并不是每一件都能获得成功。

    在空军的耀眼遮挡下,显然战车不可能被各国高度重视。

    当然德军可能会有些例外,因为有不少德军军官参与了这次对俄战争,他们的报告可能已经提交到德部了。

    面对记者们提出的问题,江渝轻松应付,其中一名英国记者问道:“中国在军事上的崛起,将会对英国在华利益产生冲突吗?”

    “我想不会,我很感谢英国朋友曾经对我的帮助,并且是英国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工业文明的曙光,我想未来中国会和英国很好的相处。当然,我们只支持历史遗留的那些在华利益,如果要想扩大在华利益,也许中国四亿人民是不会同意的。”

    该装孙子的时候还是要装孙子的,此时不是引起英国人警惕的好时机,应该尽量的麻痹英国人。

    至于什么工业文明曙光,这完全就是扯淡啊!中国古代圣贤早知道这些东西了,之所以不去发展,只是因为古代圣贤知道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古代圣贤总是这样,在没有找到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法前是不会去实施某种路线的。中国不是没有发展工业的机会,只是不愿意去开启这个潘多拉魔盒。

    工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将会引起无数灾难。西方人两百年的工业路程,确实已经引发了很多灾难,并且问题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越来越明显。

    那种民风淳朴,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平静社会不好吗?机器轰鸣,物欲横流的工业文明时代就一定是好的吗?

    但潘多拉魔盒既然已经打开,中国也只能踏上工业道路,因为这别无选择。

    “请问将军阁下,您在法国的时候已经是一名出色的艺术家,您在投身军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