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华东集团(第2/3页)  民国第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木,厂房、宿舍、学校、医院都要有。

    江渝在回国前就做好了大量准备,江渝要在杭州投资一个大型造船厂,在德国时已经购买了三座一万五千吨级的大船坞。

    同时回国前还让汉斯采购机器、设备,并调派人员,把远华集团的合成氨制造厂、硝酸制造厂、zhayao制造厂、机械制造厂、机床制造厂、电机制造厂、发动机制造厂、拖拉机制造厂、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开设到中国来。

    汉斯知道江渝有这方面的想法,早已做好了准备,不过他对在中国投资没啥兴趣,在中国的投资还是江渝自负盈亏的,因此江渝成立了一个远华集团的中国分部,重新命名为‘华东集团’。

    另外江渝要把他的各个实验室也开到中国来,并从实验室抽调部分人员前来中国参与研究工作。

    另外江渝还让他岳父尤科斯在中国成立一个兵工厂分部,股份算谁的都无所谓,反正以后也是江渝的。

    除了投资各种工厂,交通、原材料的问题必须解决,否则靠进口原材料的话太吃亏的。

    如果是发达国家还好说,原材料自然是去挖别人的更好,不过江渝现在没这个本钱,必须走自力更生的路线。

    因此又在安徽芜湖地区圈下了铁矿、煤矿的地皮,随即联系德国方面的技术人员,并从德国制造各种设备。

    德国远华集团的已经能制造大部分设备了,这年头的设备、机械主要的还是看人,手工业制造在工业生产当中并未退出,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同样如此,因为手工永远都是最精密、最灵活的,八级技工绝对是宝贝。

    而德国技工是这个时代各国当中最优秀的,所以他们能造出最精密的机械。

    远华集团成立后该买的设备都买了,高级技工请了一大堆,江渝又安排了很多中国工人到工厂当技工学徒,同时聘请德国的工程师主持技术方面的问题,再加上江渝提供的一些先进机械制造知识,使得远华集团已经成为了德国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集团。

    钢铁厂的设备也要建造,江渝提出的转炉顶吹炼钢法已经试验成功,这项技术是严格保密的,实验室是江渝独股,汉斯都不知道这个技术的存在。

    为了建设芜湖钢铁基地,以及合成氨制造基地,江渝特地跑到了安徽去拜见了安徽巡抚朱家宝。

    塞了银子,又给了股份30%的股份,朱家宝成了江渝在芜湖工业建设的官方保护伞。

    之所以给股份,那是因为江渝根本就不在意朱家宝入股,等辛亥革命一爆发,就可以把朱家宝一脚踹开了。

    日夜赶工进行建设,钢铁厂基本上也就是在辛亥革命前后一段时间投产,不过刚投产朱家宝是分不到一分银子的。

    那30%的股份完全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空头支票、画饼。

    同时还要建造一条从淮阴通往芜湖的铁路,以及一条从淮阴通往连云港,通往南通的铁路,总长360公里,可能需要耗资3600万银元左右,因为津浦铁路每公里平均耗资10万银元。

    当然津浦铁路有些水份在其中,很多东西都是要进口的。江渝虽然也是要进口,但在德国他有关系,进口价格便宜很多。

    至于那些要用到很多钢铁的机械制造厂之类,就直接在芜湖、马鞍山一带建厂,淮阴这边所需煤矿,可以暂时先进口,先运到连云港,然后从连云港用火车运往淮阴。

    为了缩减成本,江渝派人到周边各省招募了大量流民、贫民,工钱很低,不过最大的吸引力是能吃饱饭。

    在西方国家考察过的江渝明白,工人的人口红利在工业初级阶段是最大的工业发展保障。

    为了建设这些工业,江渝砸下了近三千万英镑的巨资,他把法国的雅诗兰黛公司抵押给了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