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〇二五章 热血近卫(第1/4页)  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西伯利亚,西汉省首府卫青市。

    在冰雪的覆盖下,偌大的城市,鸦雀无声。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成立了军管会及政斧各部门,同时进驻了两支包含八个消防中队的武警总队个由b类部队组建的警备师和两个西南联军师的部队,但相对于占地面积五十多平方公里的西西伯利亚第二城市来说,依然显得太过寂静。

    自苏德战争爆发后,远东共和国领导人宣布整体并入苏联,又依照个人意愿向南华迁移九百多万人口后,整个乌拉尔及西西伯利亚地区迅速衰败下来。

    随着苏联在东欧战场上节节败退,国土迅速沦陷,苏联控制区的人口,由鼎盛时期的一亿五千万,迅速下降到六千多万人,若非远东共和国回流了近三千万人口,整个苏联将会出现可怕的人口荒。

    进入三十年代后,多年持续的饥荒c几乎把红军高中低层换了一茬的大肃反以及与远东共和国之间的战争造成的人口损失,再加上三八年后中亚c西伯利亚c远东等地的割让,苏联目前在欧洲的实际控制的区域仅仅为四百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五百多万平方公里和九千多万人口落到了德军的控制中。

    在莫斯科以东至乌拉尔山一线的土地上,十四岁至四十五岁之间的男人,有小半拿起了枪,目前苏联的武装力量高达一千五百万人,其余的青壮年及妇女c儿童c老人进入工厂,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生产各种战略物资,支持前线作战。

    曾经是与远东共和国争夺焦点的喀山c萨拉托夫c乌里扬诺夫斯克c莫洛托夫c高尔基c巴特拉基等城市,已经成为了苏联新的工业中心,可以生产出几乎所有苏联陆军的制式武器,此外,古比雪夫悄无声息中成为了坦克城,伊热夫斯克则成为飞机城,别列兹尼基c索利卡姆斯克c捷尔任斯克成为石化工业中心,而基尔斯c奥穆特宁斯克c巴普洛夫c楚索沃依c契尔莫兹等城市则成为钢铁城。

    由于本月莫斯科的意外光复,此前一度受到德军严重威胁的谢尔巴科夫c雅罗斯拉夫尔c伊凡诺夫等工业城市转危为安,如果这个时候再光复莫斯科周边的斯大林诺高尔斯克c图拉c卡卢加c波多尔斯克c加里宁等城市,那么苏德战场形势将获得根本姓的扭转。

    定于一月二曰在霍去病城举行的两国最高领袖会晤上,斯大林希望安毅能够答应向苏联方面提供两百万吨粮食c五百万套棉衣和武装四十个师的武器装备,付出的资金自然是出售荒芜的西西伯利亚后存在南华国家银行的储金。

    还有,虽然现在的苏联实际控制区依然有基泽尔c罗索什和古巴哈等大中型煤矿产区,拥有鲁德尼奇内依c乌留平斯克c立彼茨克c维克萨c卡西莫夫和奥穆特宁斯克等地的铁矿,但年产六百万吨的钢铁产量,并不足以支撑前线的巨大消耗,斯大林要求订购额外订购四百万吨钢材用于军工生产。

    至于安毅此番到中亚和西伯利亚,一方面是与斯大林展开会谈,正式签署两国领土公约并划界,在两国边界线上设立界碑并拉上铁丝网,彻底解决这个极有可能会影响战后两国关系的老大难问题。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处理西南联军三个军的善后事宜。

    三八年下半年,湘西c黔西和云南,联合向中亚地区派遣了三个军,主要用于警备和边境戍守任务。这几年来,这三个军一直采用轮换制度,不断地从国内抽调军官和士兵前往中亚和西伯利亚。

    不知不觉之间,西南三地悄悄地把安家军的嫡系力量从军中逐步排挤开。

    在此次朱培德c张弘栾c石珍与安毅达成的协议中,这三个军基本都是由安家军嫡系军官组成的部队,将完好无损地交还给安家军,同时官兵的家属,也将妥善安置,必要时出资协助迁移到南华境内。

    安毅此次来到西伯利亚,便是要与三个军的将士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