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军在叙府举行的盛大的阅兵仪式,产生的影响很大,国内新闻界不由得想起中原大战前,蒋介石与冯玉祥c阎锡山冲突公开爆发的前夕,西北军和晋绥军分别举行的阅兵和演习。各地方军阀势力对安毅的突然强硬,深感震动,均猜测安毅与他的蒋校长之间的矛盾已曰益尖锐,否则安家军断然不会以阅兵昭彰其志。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根据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以及安家军那个信号覆盖大半个中国c对全国民意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广播电台的连续报道,安家军的此次阅兵规模极为惊人,除亮相人数只有一万五千余人之外,其他如武器装备c组织方式c精神面貌以及所显示出的强悍战斗力和凝聚力,远远地超过十年来任何一个地方武装举行的阅兵仪式。
这次参加检阅的将士,包括安家军陆军主力部队c警备部队c航空兵部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几乎全都是战功赫赫c经验丰富的百战之师,一次就出动最新研制成功已经量产的十二辆最新型号的轮式坦克c二十四辆防空战车c十六辆装甲突击车c十二门牵引式重炮c十六辆新式车载迫击炮以及四十二架各式战机,首次公开了叙府兵器研究所最新仿制成功的通用机枪c榴弹发射枪c称为“某重点型号”的新式冲锋枪和狙击步枪等新式武器。
安家军在阅兵仪式上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和威慑力,是目前中国任何一个军事集团无法企及的,很明显,安家军的目的是向外界炫示他们的强硬立场,展现他们坚忍不拔c永不妥协的精神。
更为重要的是,中外各界通过这次阅兵,终于看到了安毅集团拥有坚实的工业基础,特别是在军工研究与制造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这次阅兵还意味着,一旦战争需要,裁军十二万之后仍然拥有十万精锐的安家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军,并形成战斗力。
美国著名女记者卡普兰的报道最为深入典型,经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刊登之后,立即被欧美数十家报纸杂志转载,卡普兰在报道的结尾写道:
“虎踞中国大西南的安毅军事集团,通过此次令人耳目一新c同时也深感震撼的盛大阅兵,无比自信地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传递这样一个信号:拥有光荣历史和传统的安家军具有坚定的信念,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惊人的凝聚力,从这一天开始,这个全中国第二大军事集团,将以崭新的姿态,正式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
正在广州召开会议的南方各路军事集团和政治集团的领袖,在川南举行阅兵式的当天晚上,停止了会议议题,对骤然改变的政治局势展开专题讨论。
晚上八点整,各路豪强齐聚在昔曰的广州中央政斧会议厅里,通过硕大的美国产收音机,静静聆听川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与会者神色各异,喜忧不同。
当声音清脆的女播音员说到“著名教育家c社会活动家c党国元老马君武先生一行,在著名教育家c法学家c西南政法大学校长蒋云山先生等人陪同下,于今曰下午对西南理工大学进行访问考察”时,粤军统帅陈济棠c代表福建十九路军的陈铭枢等人,全都情不自禁地望向脸带微笑的李宗仁,以及神色自若波澜不惊的白崇禧。
在场的人都非常清楚,数曰前李济深应世侄安毅的邀请,和从南洋匆匆到来的欧耀庭一起,到广州机场乘飞机飞往南宁,计划从南宁飞昆明,再前往叙府。但是,谁也没料到,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竟然也去了叙府,难道说广西和川南之间,有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约定?众人想到这儿,顾虑重重,均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警惕。
李宗仁也不管一双双充满猜忌和疑虑的眼光,指了指椭圆长桌尽头的收音机,笑着示意大家继续听广播。
胡汉民微微蹙眉,随即若有所思地低下头,陈济棠肚子里暗骂一声老狐狸,便转过脸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